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8日
当下不少企业都面临着招工难、用工紧缺等现象,企业用工难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面对用工难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又该如何化解?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寻乌县部分工业企业和相关部门。
现状:企业用工紧缺
近日,记者来到寻乌县聚声泰电子厂马蹄岗分厂,走进生产车间,看到一片忙碌景象:工人有条不紊忙着绕线圈、固定线头,组装线路板、磁铁、外壳……
据该分厂厂长陈艳英介绍,聚声泰电子厂专业生产手机喇叭、扬声器、受话器等,在寻乌县沙子头、马蹄岗设有2个厂区。“目前,企业面临招工难的问题,我们两个分厂一共可容纳员工1000多人,但现在只有几百人,用工缺口非常大。尽管企业实施人性化管理,待遇也不错,可还是很难招到工人。”说起企业招工问题,该分厂业务经理温伦海皱起了眉头。据温伦海介绍,企业在招工方面也费了一番心思。该厂参加了今年寻乌县举行的新春就业招聘会,还组织人员到安远县、会昌县等附近县招工,但达成就业意向的并不多。
记者随后走访的几家企业,均不同程度存在招工难、用工紧缺现象。
缘由:受三大因素影响
由于招工难,今年,该县一些企业有订单不敢接,不能开足马力生产。记者采访该县相关部门了解到,该县企业用工难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
果业、建筑业等行业分流了大部分劳动力。寻乌是果业大县,由于种果经济效益明显,许多人从事果业种植,待下半年蜜橘、脐橙成熟采摘时,大批城镇下岗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更是被分流到果业生产领域。此外,随着房地产的开发,建筑工匠在当地身价大增,吸引了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加入。
富余劳动力外流。寻乌现有人口32万,其中农业人口25万人。据统计,该县从事果业生产的劳动力达10万人,按理还有不少富余动劳力可成为企业工人,但这些富余劳动力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外出就业。
外来务工人员较少。据了解,寻乌县城现有人口7.4万人,绝大部分为本地人,外来务工人员偏少。
出路:政企联动谋突围
在企业用工难的情况下,如何帮助企业突破用工“瓶颈”,减少用工难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寻乌县政企联动,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谋求突破。
推广先进技术。该县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努力减少用工人数。如江西杨氏果业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从国外引进了一套国际领先的加工生产线,用工人数比未引进生产线时减少了一半。
培育新的用工市场。该县在一些劳务输出大省设立招工窗口,通过宣传和发动,吸引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到寻乌就业。
加强宣传引导。利用贺卡、短信等媒介,该县把《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和《寻乌重点企业招聘信息》寄到外出务工人员或其家属手中,大力宣传家乡的就业环境和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
举办大型招聘活动。该县抓住有利时间节点举行就业招聘活动,组织县内企业入场招聘,宣传就业政策、提供咨询服务,搭建招工平台,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同时,鼓励企业外出招聘工人,缓解企业用工紧缺问题。
推行人本管理理念。该县积极引导企业用工坚持人本理念,对工人做到生活上关心体贴,生产上科学把关,努力为工人营造良好的务工环境。(陈慧明 特约记者蓝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