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我省出台“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赣州将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作者:钟和 特约记者杨小勇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0日

    近年来,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成为眼下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省制定了“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将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系统、省市县三级公共气象服务网络。另外,我省还将建设气候变化综合观测网、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赣州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等。

    现状

    27年来我省气温上升1.35℃

    “全球变暖”不是一个陌生的说法,在我省,近年来的气候也有明显变化。据观测,1961年到2010年,我省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8℃,其中1984年以来升温趋势明显,到2010年,27年里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35℃,频繁出现暖冬现象。

    此外,我省降水量呈略增多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极端高温事件呈多发趋势;旱涝灾害频繁,台风频次增多,影响范围增大。

    措施

    大力实施植树造林绿化建设

    我省将全面加快推进山区绿化、平原绿化、城市绿化、绿色通道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生产环境,大力开展“森林十创”活动,重点建设省会南昌以及赣州等一批设区市城市森林工程,精心打造江西青山绿水的品牌。

    我省还将进一步推进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等3个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以及大余、共青城等10个省级低碳试点县(市、区)的建设。

    推进生物质能源发展

    今年2月,装机4.95万千瓦的天润崇义龙归风电场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核准。据了解,我省将加大环保能源的开发。通过建设水电站,使2015年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到497万千瓦。另外,还将重点开发鄱阳湖地区风能资源,建设一批环鄱阳湖区域和高山风电场,建成2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至2015年底,我省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80万千瓦。

    另外,我省还将建设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支线项目和省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建成辐射所有设区市中心城区的省内城际输气管道及沿线县城供气管道,配套建设天然气储备设施及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母站,实施城市燃气工程,新增设区市和县城供气能力180万立方米/日,扩建和改造管网2800公里。

    我省将建设以光皮树为主的林木生物质能源基地26万公顷,加快推进生物柴油、非粮燃料乙醇生产项目建设。

    推进地热产业发展

    近年来,不少省市流行开发地热,我省也不例外。目前,我省已有10个设区市和54个县(市、区)发现地热区119处(温泉91处),其中赣州最丰富,分布地热60处,温泉数居全国第七位,温泉放热量居第十一位。我省将新增地热水开采量2410万吨/年,大力推进地热产业发展。推广浅层地温能在建筑供暖制冷方面的利用,建设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34个,力争建筑供暖制冷利用浅层地温能的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

    通过建设武汉—南昌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陇东—新余直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打通与我国大煤电、大风电等能源基地的通道,优化我省能源结构。

    重点工程

    建设五大物流服务大通道

    我省将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中心,实施一批物流中心、物流园项目,形成赣北(南昌、九江)、赣东北(上饶、景德镇)、赣东南(鹰潭、抚州)、赣中南(赣州、吉安)、赣西(新余、宜春、萍乡)五大物流服务大通道,构建支撑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服务全国的现代物流体系。

    建设赣州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

    我省将实施一批适应气候变化重点工程。包括,改造江西省91个基层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赣州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和3个人工增雨重点作业区,加快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实施城市降温、道路消雾,提高我省防灾抗旱能力,改善我省生态环境。

    记者还了解到,我省将加强威胁30人以上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治理742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对其中558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6.62万人实施移民搬迁。

    我省积极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进程,实施鄱阳湖和“五河”重点河段防洪整治工程、五河尾闾疏浚工程以及纳入全国规划的222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善城镇防洪体系。

    实现县县建有二甲医院

    我省将实施城市道路通达工程,重点建设设区市中心城区出城通道、新建和改造连接功能片区主干道路、打通断头道路。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设立公交专用道,增设公交车站,提高公交出行比重,改善城市通勤能力。实施百城供水工程,在中心城市和人口较多的县城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工程。5年新增供水生产能力240万吨/日,扩建和改造供水管网3200公里。另外,5年新建改建排水管网2100公里,新建雨水管网900公里。

    在卫生建设重点工程中,我省将建设100所标准化二甲医院,实现县县建有一所二甲医院,保障群众不出县就能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建设100所职业病诊断机构,实现所有设区市拥有职业病诊断机构。建设100所妇幼保健机构,实现县县妇幼保健机构具备妇幼保健、生殖保健的条件。建设100所卫生监督机构,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达到建设标准。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