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8日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很多人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过热。主要的理由是,根据历史经验,历次新一届领导集体亮相后的第二年地方政府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资热情,十二大、十四大、十六大之后都跟着出现了一轮投资热潮。从年初的情况来看,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1至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1.2%,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2月份环比增长0.65%。21.2%的增速直观看好像不高,但是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去年12月份急降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速跌回个位数的背景下,投资从去年年中开始缓步上升,今年年初更是开始小步快跑,就显得很扎眼了。
说投资数据扎眼并不是说它不应该增长,从中长期说,我国现在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更是在迅速推进,这都需要投资的快速增长加以支撑;从目前来说,消费增长乏力,出口虽然年初表现抢眼但是不确定性太大,要想持续发展经济无疑还是要靠投资增长。但是投资增长多少合适却是个值得认真商榷的问题。之所以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从目前形势来看,投资很有可能进一步增长。粗略考量,至少有来自四个方面的动力可能导致今年投资增速走高:
一是2012年推行的扩大内需政策将在2013年开始显效。二是2013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中间年,我国投资项目建设的周期在3年左右,为按时完成规划目标,绝大多数投资项目须在2013年开建。三是2012年在国家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之后,许多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开工了许多新的项目,这些项目大部分要在2013年进入投资建设的高峰期。四是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配套政策将在2013年深入贯彻执行。
其次是现在的货币流动性也支持投资高涨。1月份信贷强劲扩张2.5万亿元,2月份虽然有所回落,但是社会融资总量仍高达1.07万亿元,M2同比增速更是连续两个月超过15%。一方面有意愿,另一方面有条件,如果不出台新的调控措施,今年投资增长快于去年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根据中国投资协会预测,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可能达到24%左右,比去年提高3.6个百分点。
也许有人认为24%并不是个很高的数字,2003年增速是27.7%,这之间还有近4个百分点的差距,但是如果考虑到前2个月投资增速是21.2%,那么可以预期未来各月投资增速将持续加快。更重要的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已经远不能和2003年相比了,当时如果是9%至10%左右,现在可能就只有6%至7%。根据经济学理论,超出经济增长潜力的增长将只是名义上的增长,唯一的结果就是引发通货膨胀。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时隔8个月后再次站上了3%,虽然有春节因素的原因,但是3.2%的增速仍然超出了此前的市场预期。
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增长模式再现,难免会引发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可能重走单纯依靠投资驱动这条老路的担忧。经济转型是一个漫长过程,中间有反复也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应对。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够的,治本之策是通过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让政府与市场在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内发挥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上的行为主体是企业,企业应该自主决定投资方向,同时自主承担决策风险。当前政府更应该强调的是逐步从市场淡出,更多地在公共管理方面发挥作用,这样才能防止增长模式的复归。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