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1日
“龙南县桃江主流源头河水清澈、清新扑面;安远县车头稀土废弃矿山,青草葱茏、野花怒放……”这是近日记者在赣南多个稀土资源县看到的环境治理成果。
赣州有“稀土王国”的美誉,是南方离子型稀土矿首次发现、首次勘探、首次利用地区。然而,历经数十年的开采,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无序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废弃稀土矿山的治理,成为赣州各级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为此,赣州市站在对人民、对国家负责的高度,于2010年12月专门成立稀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始对稀土行业“亮剑”,并于2011年5月全面停产整顿稀土矿山。《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后,市委、市政府又相继出台了10多个推进稀土整治整合工作的文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运作、社会参与、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金山银山”里的绿水青山
——赣州市稀土行业整治整合工作显成效
2012年8月16日,赣州市东磁稀土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安装新的稀土永磁加工设备。该公司投资2660万元引进1300余台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切片机、线切割机、平面磨床等稀土永磁加工设备。投产后,实现年产高性能稀土钕铁硼半成品黑片2000吨。(资料图片) 陈琦 记者谢东琳 摄
还赣南一片绿
赣州稀土自开采以来,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稀土矿产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赣州带来了切肤之痛。为了弥补早期无序开发造成的矿区地面塌陷、环境污染等问题,赣州市对生产矿山和废弃矿山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编制了稀土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方案,全面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工作。
在治理工作中,赣州市主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淘汰落后开采工艺。为解决开采带来的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水土污染、泥石流灾害等环境问题,着力探索原地浸矿新工艺,淘汰落后工艺,先后全面取缔池浸工艺和堆浸工艺,推行原地浸矿工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在全省率先推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已争取国家和省稀土矿山环境治理项目18个,累计治理稀土废弃矿山16650亩。
——认真开展环保核查。对稀土矿山、分离、金属冶炼和稀土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进行环保核查,对未通过环保核查的稀土企业进行指导整改,加强日常执法监管,对发现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企业,依法进行停产整改。
在此过程中,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环保部等部委,精心指导和帮助我市推进稀土资源整合和工程中心建设,多次组织业内专家亲临现场,对储量核实、开发利用方案和国家南方离子型稀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进行了8批次的评审工作;环保部在稀土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上给予分期编制的具体指导;工信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在稀土开发利用综合试点和南方离子型稀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上给予项目和资金的大力扶持。
同样,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亦对赣州的稀土整治整合工作给予了全力支持。省政府专门印发实施了《赣州市稀土整治工作方案》,有关省直部门在稀土整治整合和大集团组建方面给予大力指导和帮助,组织了国内外专家对有关报告方案先后进行了20多批次的评审。
自2010年12月以来,全市已完成造林复绿3万亩、土地复垦1.5万亩。在环保部公布的全国已通过了环保核查的81家稀土企业中,赣州市占了18家。
构建“大稀土”格局
牢记前车之鉴,时刻警钟长鸣。2010年年底以后,赣州采取行动坚决取缔和打击无证开采、超范围开采、禁采区保护区开采和非原地浸矿的采矿行为。积极参与南方5省15市稀土矿产开发监管区域联合行动,并且实行矿业秩序属地党政领导负责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体作用,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监管责任体系。在稀土开发管理方面,建立了部门联合执法、矿山远程监控、协管员管理、举报奖励及落实监管责任五项长效机制,对非法开采、偷采盗采稀土资源案件建立台账,实施挂牌督办和消号整治,违法违规开采得到有效遏制。
赣州对稀土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将分布在各资源县的全部稀土矿采矿权证评估作价,由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实行稀土矿山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开采和统一管理;将分布在有关资源县的稀土矿采矿权证评估作价,组建赣州稀土矿业公司,作为赣州稀土统一采矿权人。目前,赣州稀土资源已全部整合到位,资源储量核实全面完成,开发利用方案全部通过专家评审,采矿权评估报告正在公示,4月上旬可获得省国土厅的正式确认文件,矿山安评已完成,环评总报告一期项目4月上旬将完成编制送审。标准化矿山建设扎实推进,目前正在龙南县率先推行开采转型,实施法人规范开采试点,之后将在全市稀土矿山全面推广。
2012年,工信部充分肯定赣州稀土产业整合整治工作,有关典型经验在国家稀土办工作简报中予以特别推介。
美好的“稀土梦”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赣州稀土集团为龙头,发展高端稀土新材料和应用产业,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稀土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实现资源大市向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稀土产业基地和稀土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的转型发展——这是赣州的“稀土梦”。
为了圆梦,赣州市已组建赣州稀土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并已经形成集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加工、贸易、研发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赣州的“稀土梦”,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一是市内稀土资源整合全面完成,全市稀土矿业权证集中配置给赣州稀土集团,矿山开采产业集中度100%;二是提升了冶炼分离产业集中度,对市内冶炼分离企业实行并购重组,产业集中度达80%以上;三是国家稀土研发平台初步搭建,控股了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组建了江西离子型稀土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并在此基础上申报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已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组建;四是稀土科技园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五是稀土交易平台完成建设,2011年10月成立赣州稀有金属交易所,正在探索建设国家级稀土金属、稀土产品集散和期货交易中心;六是赣州稀土集团及其核心子公司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已全部完善到位;七是稀土储备体系基本完善,已设立国家稀土资源战略储备规划矿区并建立了稀土产品收储中心,初步形成了“政府调控、企业收储、银行贷款、财政扶持、市场运作”的稀土产品储备体系。
赣州稀土在发展精深加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倾注了全力。近年来,赣州稀土精深加工和应用产品迅速发展,钕铁硼磁材、发光材料、陶瓷材料等稀土新材料和应用产品的发展具备了相当规模。
“目前的态势来看,赣州美好的‘稀土梦’一定能实现。”3月30日,多位参加赣州市推进稀土行业整治整合工作现场会的嘉宾表示,赣州以促进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既给子孙后留下金山银山,又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记者周善汉 杨小林)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