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2日
“漂柔”洗发水、“豪牛”功能饮品、“茅竹”白酒,如果你细心的话,不难发现市面上不少热门产品都免不了被“傍名牌”。4月1日,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工商部门即日起用3个月时间全面开展打击“傍名牌”专项执法行动。
所谓“傍名牌”行为,是指不法经营者在其生产(销售)的产品上使用与知名商品标志相同或近似的文字、符号图形,造成市场混淆和消费者误认误购,从而谋取不当利益的违法行为。据了解,此次全市工商部门开展打击“傍名牌”专项行动,将重点查处酒类、汽车配件、日用百货等商品上发生的“傍名牌”行为。据悉,今年前3个月,工商部门已经在赣州中心城区查处“傍名牌”案件4起,案件涉及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仿冒知名商标特有的包装装潢、伪造厂名厂址等,案值达12万余元。
工商执法人员表示,“傍名牌”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损害了知名企业和商标、品牌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傍名牌”也有很大危害。尤其是酒类、食品类的“傍名牌”商品,因为质量难以保证,有可能直接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损害。
对于“傍名牌”的商品,消费者该怎样识别呢?市工商局有关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傍名牌”的商品,有两个最基本的方法可以识别,消费者不妨一试。首先,有些“傍名牌”的厂家规模不大,生产技术工艺跟不上,所以商品的外包装往往做得比较粗糙,生产日期很可能不是数码扫描,而是钢印。其次,名牌商品价格一般不会太便宜,如果消费者发现有的“名牌”商品价格低得让人惊叹,很可能就是“李鬼”了。(蓝志刚 记者刘善盛)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