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赣江新天地”欲转型“百姓美食街”[图]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2日

昔日车水马龙,如今门可罗雀。

地下停车场空荡荡。本报记者刘济海摄

  “已有5家餐饮企业暂时停业,其他企业‘苦撑’着。”4月1日,南昌市召开破解赣江新天地困局“面对面”座谈会,众多餐饮企业已着手调整经营方向,由中高端餐饮向中低档餐饮转型,以此“求生存,再图发展”。

  2012年,赣江新天地成为南昌“省字号”唯一特色商业街。此刻,这个被誉为吃饭“最贵”的地方,在短时间内,其新形象将是“百姓美食街”。

  业绩下滑严重

  赣江新天地“丹枫轩”老板乔国标正着手让企业向“老百姓的家庭厨房、企业主的食堂”转型。这里取消了燕窝、鱼翅、大鲍鱼等高档菜品,甚至找不到一款上了百元的菜品,酒水推行超市价,部分菜肴和以前相比分量相同价格却降两成……乔国标付出了很大努力,人气还是上不去。

  记者采访时,每日两三万元的支出让众多经营者喘不过气来,他们甚至用“苟延残喘”来形容现在的处境。2007年,赣江新天地第一家酒店——怡和假日酒店开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30多家高档餐饮企业在此“扎堆”,每家酒店投资均超过千万元,2012年,单店平均年营业额达1500万元。

  赣江新天地的老板们甚至用“死气沉沉”来描述现在的经营惨状。怡和假日酒店负责人说:“至少损失600万元,企业在广州的店也即将‘关门歇业’。”

  “公务接待大为减少,朝阳大桥施工让交通便利的赣江新天地成了‘死角’,生意一落千丈。”老板们只有惊叹“生不逢时”。赣江新天地高档餐饮店业绩下滑40%至80%,原来门前车水马龙的现象“一去不返”。

  借助内外合力“苦撑”

  如果按照合同办事,赣江新天地的所有餐饮企业全部“欠租”违约,赣江新天地的业主单位红谷滩城投公司,一旦诉诸法律,这些企业将全部关门。事实上,不要红谷滩城投公司动用法律武器,已有5家餐饮企业歇业,更多企业“开一天关一天”。3月31日晚上,记者在此见到的景象是:不再灯光闪烁,没有了华丽的外衣,只有几盏路灯支撑着场面。

  “先求生存,后求发展。”采访时,这是众多餐饮企业老板说得最多的话。据乔国标介绍,现在只能在企业管理中“挤牙膏”。怎么个挤法?一是由于营业额下降,酒店整体裁员。“还好因餐饮业整体不景气,技术人员暂未跳槽”。二是节能控制,乔国标以电耗为例说,他们将每个楼层的电耗与员工工资奖金挂钩,做到人走熄灯。“这样下来,仅电费较以前就能节省15%左右”。

  “在我看来,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不愿意看到。”“壹会所”的掌舵人袁志强不愿意看到因为营业额下降所带来的大幅裁员。“我们有一个保安被裁掉后,是哭着离开的。”裁员过后,数千平方米的“壹会所”仅剩下数十人在维持。

  “这是南昌一张名片,政府部门肯定不会让其‘死’掉。”南昌市商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12月,省商务厅发布了首批“江西省特色商业街”名单,赣江新天地商业街名列其中。记者注意到,这份首批15条特色商业街名单中,赣江新天地商业街是南昌市唯一入选的餐饮街区,由此可以看出赣江新天地商业街的分量。据了解,红谷滩地税局已经将原来的定额税改为“查账征收”,并减免了3%预征税。

  转型“百姓美食街”

  赣江新天地现在的困境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南昌市政协委员游志卫说:“同质化竞争严重,特色不多,没有引人入胜的地方,长期把目标定位在高档消费上,没有形成稳定的客流,难以抵挡风险,这都是赣江新天地经营困难的原因。”

  游志卫表示,当务之急,重新找准市场定位才有出路。赣江新天地“壹会所”和“主席台”的掌舵人——袁志强和李文胜则一直心存焦虑:企业虽然急需转型,但怎么转?能否转型成功?心里没底。

  “为了整条街的转型,30多家餐饮娱乐企业主聚在一起商量过五六次了。”他们的想法是,希望这条“江西省特色商业街”不再是老百姓眼里的“最贵”,而是整体转型成为一条大众美食街。袁志强认为,在市民的眼里,赣江新天地依然是南昌吃饭最贵的地方。因此,几位餐饮企业老板集体希望市民能换个角度看这条商业街。

  据了解,“壹会所”将原临江的会所式酒廊和餐饮改造为花园农家美食等经营方向;“主席台”拆除一楼原会员式全部豪华包房,改造成600平方米的宴会和散座大厅;拉芳舍七星酒店调整市场服务方向,更名改造为“拉芳舍酒楼”……餐饮企业也开始错位发展,“主席台”推粤菜,锦绣福楼主打新余特色仙女湖河鲜湖鲜,拉芳舍推湖北特色菜等。

  转型之后,“百姓美食街”能否聚集人气,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余红举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