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烧柴革命”,任重道远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5日

上犹县能源现状

常规能源缺乏:上犹县水电资源丰富,但开发量已达88%,未来开发潜力不高。同时,该县石油、煤矿等常规能源也比较缺乏,现已探明的常规能源仅有一座小型煤矿,年产煤仅为4万吨,目前因资源枯竭已近停产。

生物质能源丰富:上犹县每年畜禽粪便总量41.61万吨,可利用的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总量12.39万吨,可生产沼气折合标煤0.83吨;农林剩余物总量57.52万吨,可利用量49.47万吨,折标煤24.73万吨。同时,该县大力发展“两茶一苗”(茶叶、油茶、珍贵绿化苗木)农业主导产业,目前全县种植油茶35万亩,预计每年将有6万吨左右的油茶果壳被废弃。

秆炭化工艺流程图 制图:钟龙

近日,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下发《关于绿色能源示范县第三批实施方案的通知》,上犹绿色能源示范县实施方案获得国家批复,获批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2个,总投资11881万元。这标志着上犹县正式开启探索绿色能源之路。

“烧柴革命”势在必行

“我们家用庄稼秸秆和树枝烧火做饭,厨房房顶、墙壁都被熏得黑漆漆的。”4月14日,上犹县梅水乡洋田村村民陈丁凤说起了烧柴做饭的诸多不便,“晴天还好,柴草干燥,容易燃烧,要是碰到阴雨天气,柴草返潮,不但不易起火,而且净冒黑烟,做一顿饭得被烟熏得掉好几次眼泪。”

山村的袅袅炊烟,过去展现的是山乡的宁静和祥和,而现在,炊烟飘出的却是农村生活的大主题——“烧柴革命”。“全县大部分农户在使用旧式炉灶,每年直接烧掉薪柴约3.63万吨。农村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够,效益不高,‘烧柴革命’势在必行。”该县发改委干部尹秀瑶说。

由于缺乏能源利用技术,上犹县有折合标煤6.41万吨的农林废弃物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已建沼气工程生产的沼气也仅局限于日常饮食,没有形成市场化、规模化效益。同时,因缺少有一定实力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运营、维护的专业型企业,农民对新能源的使用也广泛持观望态度,进一步阻碍了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推广。

生物质能源丰富

随着旅游的开发和工业产业的发展,未来对能源的需求会急剧上升,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3月29日,上犹江电厂与赣州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4000兆瓦火电项目、水电开发、风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战略合作达成了协议。

上犹县水电资源丰富,但水电开发量也很大,目前已建成上犹江、龙潭、南河、仙人陂等大小水利发电站45座,开发量达88%,未来开发潜力不高。同时,该县石油、煤矿等常规能源比较缺乏,现已探明的常规能源仅有一小型煤矿,年产煤仅为4万吨,目前因资源枯竭已近停产。全县所需石化能源均从县外购进。

上犹县常规能源缺乏,但生物质能源却很丰富。据介绍,该县每年畜禽粪便总量41.61万吨,可利用的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总量12.39万吨,可生产沼气折合标煤0.83吨;农林剩余物总量57.52万吨,可利用量49.47万吨,折标煤24.73万吨。同时,该县大力发展“两茶一苗”(茶叶、油茶、珍贵绿化苗木)农业主导产业,目前全县种植油茶35万亩,预计每年有6万吨左右的油茶果壳被废弃。丰富的农村可再生能源,为上犹探索绿色能源之路打下了坚实的能源基础。

绿色能源前景广阔

据介绍,绿色能源示范县规划建设重点项目有3项:生物质-气联产集中供气工程项目、生物质成型燃料项目和能源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10.5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相当于5.25万吨标煤,每年可减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5万吨。”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前景,尹秀瑶给笔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单个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基地能年产总计10.5万吨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可以满足该县乡镇的中小学、医院、政府等公共机构和3.35万户居民的生活用能需求。按全年满负荷生产3个月计算,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以招收农民工450至500人,管理人员30至40人,燃料的销售环节等整个产业链能带动超过1000人就业。

“不仅如此,燃烧生物质燃料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堆放秸秆占地面积大、烟熏火燎、烟雾弥漫等问题,让天空更蓝,让空气更清新。”尹秀瑶说,建设1个炭-气联产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站,可满足600户农户和周边单位的炊事和取暖用能需求。

但上犹县开展绿色能源示范县规划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当地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居民对项目的知晓程度不高,相关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对此,上犹县通过引进北京奥科瑞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加强本地企业与国内重要的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引进人才和智力技术。该县将可再生能源等有关科学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多层次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该县大力加强能源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能源服务体系,成立了上犹县农村再生能源站,设有14个技术服务队,现有管理和技术人员143名,为农村能源建设稳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黄传章 郑竹文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