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作者:记者杨小林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6日
赣州市民喜欢养宠物,这点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猫猫狗狗便可见一斑。早在2010年10月,章贡区农业和粮食局发布的一组调查数据就显示,章贡区有宠物20330只,其中猫6260只,犬类12800多只。随着宠物市场的扩大,赣州城区宠物店增多,一些商贩使出各种招数牟利,导致宠物市场鱼龙混杂。而市场监管的缺失,举证的艰难,让消费者在交易纠纷中往往是“哑巴吃黄连”。
待售宠物多无检疫证明
刚买回家活蹦乱跳的小狗养不了几天便死掉,到宠物医院检查后方得知小狗在出售前已经生病。这是喜爱饲养宠物狗的市民经常遇上的事。不少市民因此感叹:购得一只自己满意的宠物狗绝非易事。
市民走在大街上,时不时可以看到有流动小贩在街头兜售小猫小狗。这些从事宠物买卖的场所几乎无一会向消费者主动提供宠物的健康检疫证明。
4月12日,记者走访赣州中心城区一些活禽交易市场和宠物店,发现卖场的待售宠物多数没有兽医部门的检疫证明。在宋城公园附近一家宠物商店,里面豢养着数十只品种大小各不相同的宠物狗。在问及宠物狗是否有检疫证明时,店老板回答说:“我们的狗,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哪会有什么病,要什么检疫证明?”记者到附近几家宠物店一了解,发现大都存在类似问题。
买到患病宠物概率很高
没有检疫证明,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确切知晓宠物的健康状况,不少市民一不小心就可能买到患病宠物。
今年年初,为了让家里热闹一点,市民刘先生特地到宠物店选购了一只狮子犬。可买回来第四天,这只狮子犬就拉稀,精神萎靡。刘先生将其送到宠物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这只狗可能感染了“细小”,已经很难救活。果然,抱回家后两天,这只狮子犬就死了,一家人因此都很难过。为了尽快消除阴影,刘先生随后又到宠物店买了一只幼犬。可一个多月后,这只幼犬也莫名其妙地死了。刘先生怀疑自己两次买到的都是病狗。
赣州中心城区一家宠物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犬瘟和“细小”是幼犬的常见病,治疗不及时便有致命的危险。狗瘟和“细小”在刚买回家的幼犬中很常见,但有潜伏期,即便是做了几十年狗生意的人也有可能看不出来,而且活体交易有其特殊性,小动物死因很难说清楚。因此,消费者即便事后有怀疑,也很难找到确切证据。
不过他说,事实上,在宠物店里,宠物很少有打完全部疫苗再卖的,即便是店主声称打完疫苗,也很有可能根本没打。据了解,打疫苗的整个过程需要3个月,对于狗贩子来说,那样周期太长风险太大。“好点的带到宠物医院打,一般的自己在店里打,更多的是完全不打。”该医生说。
出店之后不管成潜规则
记者走访赣州中心城区宠物市场,发现该行业有着自己的潜规则,“狗一旦出售概不退换”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
12日上午,在卫府里市场附近一家宠物店,记者看到市民余先生挑选了一只泰迪犬。在付款时,宠物店工作人员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狗一旦出售概不退换”的协议,要求他在上面签字。余先生感到奇怪,商品买卖哪有要求消费者签订不退换协议的,他拒绝签字,并放弃了购买。
据了解,售出的宠物不能退换是宠物行业的共同规则。记者随后走访了多家宠物店,老板均告诉记者,狗一旦出售,后面不管发生任何问题自己都不再负责。
在卫府里市场,卖狗多年的陈师傅透露,在这行业里,商家是否讲诚信全靠自觉。“有些人当初也是因为喜欢狗才入行的,但很快就可能被不讲规矩的同行‘带坏’。”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有关宠物交易的法律法规相对空白,宠物市场经营行为缺乏监管。章贡区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宠物买卖是一种活体动物交易,存在风险,一旦发生纠纷将很难明确被诉主体,举证也很艰难,消费者在纠纷中往往要吃哑巴亏。
江西洪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善明也认为,宠物交易缺乏第三方监督,也没有行业自律条款,这让消费者很难维权。他建议,在购买宠物时,最好能与卖主签订书面协议,或者带上有经验的内行,帮忙把关。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