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9日
赣粤运河:北连长江、南接珠江,穿越鄱阳湖、赣江干流,越分水岭至广东珠江出海,全长约1300公里。运河规划为1000吨级标准航道,其中赣州境内约200公里。(资料图片)
4月18日,测量人员使用GPS自动定位仪在赣粤运河桃江段进行全流测量。今年3月,测量人员开始对赣粤运河赣州范围进行实地测量,为赣粤运河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记者张火金 摄
北连长江,南接珠水,穿鄱阳湖、赣江干流,越分水岭至广东珠江出海,船舶可直接往来于赣粤两省,水运实现纵贯南北——这是600多年来设想中的赣粤运河规划图景。4月18日,记者从江西省港航管理局赣州分局了解到,这一宏伟愿景目前有了实质性进展:继交通运输部专家到赣州对该工程进行实地调研,我省完成赣粤运河江西段全流测量的招投标工作后,赣粤运河赣州段全流测量工作已经启动,自桃江口由下往上实测,现已完成约30公里的测绘。通过实测地形、地物、地貌、水深、流速、流向、流量等关键指标,为赣粤运河的初步设计提供依据。600多年来的梦想正逐渐照进现实。
赣粤运河的构想由来
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间最接近的地方仅相距9公里,那里是珠江支流北江的浈水上游和赣江支流桃江的源头。这一天然的地理位置,使得赣粤运河的构想由来已久。
据史料记载,最早提出这一构想的是明代大学士解缙。他希望开凿赣粤运河,将赣江水与北江水用于农田灌溉。到了近代,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此亦有提及。上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一度筹划此事,但终未能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交通部门在每次水运网规划中都提出了开挖赣粤运河。1960年,交通部会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广东省航运厅、江西省交通厅,对此进行了经济调查和路线勘查,并于次年提出了赣粤运河的初步规划报告。
上世纪80年代初,江西省交通部门曾对赣粤运河开发做了远景规划,赣州航务部门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研绘的运河规划图。当时,交通部将赣粤运河规划列入可行性研究计划,并拟于1983年完成赣粤运河与湘桂运河的选线比较工作,最终湘桂运河入选。
在2002年3月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时任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部海事局副局长刘德洪提交“开通赣粤运河,奠定富民之基”的提案,建议打通赣粤运河。
此后,赣粤运河的字眼屡屡在各种场合被提及,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被提上实际议程。
直到2012年,这一局面有了突破性进展。当年7月6日,江西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赣江航道建设,结合梯级开发,尽早实现赣州—吉安—峡江三级通航,加快建设赣州港,2017年前建成水西综合货运码头,抓紧开展赣粤运河工程规划研究工作。
水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
赣粤运河是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水上运输通道。其调研线路走向为:北自江西省湖口县,穿过鄱阳湖至吴城入赣江,经南昌、吉安、万安至赣州,再经贡水,入桃江至信丰,再入西河,到达分水岭的北面,过分水岭后入广东省浈江上游的孔江水库,然后沿浈江而下,经南雄到韶关,再沿北江干流经英德、清远至三水河口,入东平水道到达广州。运河全长1282公里,其中江西境内748公里,赣州境内约200公里。运河规划为1000吨级航道标准。
江西省港航管理局赣州分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刘尧平说:“赣粤运河江西段主要涉及赣江、贡江、桃江等,与赣州有着密切的关系。”
赣州市“十二五”水运交通规划远景中这样描述:开凿赣粤运河,可沟通长江、珠江水系,是赣州和江西全省水运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和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工程全线建成后,1000吨级船舶常年能从长江沿赣江折桃江跨运河越岭段到广东北江干流浈江,进北江至珠江,直达广州。届时,赣粤运河将成为江西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黄金水岸线,成为江西走向世界贸易前沿的一条水上丝绸之路。
事实上,早有专家做过论证,赣粤运河的天然条件远远优于莱茵—多瑙运河。刘尧平向记者介绍,开通赣粤运河,从长江到珠三角的船就不必再绕道上海、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航程可减少约1200公里,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据测算,水路运输成本仅为空运的1/20,公路运输的1/5,铁路运输的1/2。在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这五种运输方式中,水运被视为最环保、最节能、占地最少、运价最低的一种。”刘尧平说,修建赣粤运河,还可以降低长江干线通航密度,减少小船和大船争抢航道的情况,使长江航行更加安全,而且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也将直接连通,把我国内河航运最为发达的两大水系联结起来,形成长江以南地区南北向的水上交通大动脉。
为打通梯级航道做好铺垫
尽管赣粤运河还处在前期规划阶段,但规划沿线已经相继打通了一些梯级航道。这些梯级建设,为赣粤运河的建设做好了铺垫。
目前,赣江樟树—南昌—湖口250公里三级航道已建成,我省还在赣江上兴建了泰和、石虎塘、峡江电站和万安水利枢纽,在桃江兴建了夏寒梯级航道。作为我省有史以来航运工程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船闸工程于2011年11月基本结束,首次试通航顺利通过了千吨级船舶,达到了设计通航能力。广东段的北江干流飞来峡、白石窑、蒙里、孟洲坝梯级和浈江新庄水、黄竹、江口、丹步梯级已建成或在建,北江干流的韶关至三水河口258公里三级航道工程前期工作已展开。事实上,广东省交通厅近年来就赣粤运河一事频频与江西交通部门沟通,已经连续三年前来调研,希望尽早实现运河的修建工作,并打算在20年内,将韶关以南的航道通航能力从300吨级提高到1000吨级,为修建赣粤运河做好铺垫。
刘尧平告诉记者,在赣州市航道项目建设安排上,2014年至2019年将建设万安枢纽二线船闸、贡江茅店枢纽、桃江高良坑枢纽、桃江居龙滩枢纽船闸、桃江五洋枢纽船闸5个项目,将建设的船闸均为千吨级,成为赣粤运河的组成部分。(刘亦红 记者张火金)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