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一个山区小县的中国梦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31日

    国家强盛、人民幸福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的不懈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激励和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砥砺前行。实现中国梦,需要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全国各地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大余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大余的发展与祖国繁荣、赣南苏区振兴紧密相连。如今,30万大余人民正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乘势扬帆,真抓实干,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大余力量!

    中国梦,对于山区小县大余而言,是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全面加快推进大余振兴发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去年以来,大余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兴县、旅游活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突出工业园区、城市新区、统筹城乡示范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区“四区”建设,围绕打造活力钨都、绿色南安、幸福大余的目标,倾力打造中国梦的大余篇章。

    工业园区建设:托起富民强县“发展梦”

    数十台挖掘机隆隆轰鸣,工程运输车来往穿梭,工人们昼夜鏖战正酣……走进大余县新华工业小区,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萤通工贸、伟良钨业、明发矿业等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展现出无限生机。

    “我们之所以来大余投资创业,不仅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资源和产业优势,更因为这里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江西龙事达钨业有限公司钨深加工项目开发部经理李坊亨深有感触地说。目前,该公司超细钨粉及硬质合金刀钻具项目在大余县新华工业小区顺利推进,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税金4213万元。

    大余县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战略重点,坚持资金向园区集中、政策向园区倾斜、人才向园区汇集,让园区成为全县工业的主阵地、实现跨越发展的主战场。如今,新华、新世纪、新城三大专业化工业小区建设气势如虹,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新材料、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和精细化工等五大主导产业以迅猛的发展势头和强大的后劲,庾岭大地呈现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美丽画卷。

    依托新华工业小区向北拓展,大余县重点规划建设省级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新引进的23个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达6个。如今,大余县产业竞争优势和产业集聚程度明显提高,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朝高精尖方向发展,实现产值占园区企业总产值的90%以上。

    工业园迅速做大做强,产业聚集效应也开始显现。今年一季度,大余县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增加值2.57亿元,同比增长5.6%。

    城市新区建设:“宜居梦”有了新载体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大余城市新区建设现场,眼前的情景令人一振:宽阔的马路纵横交错,吊塔林立、车来车往,尚水龙城、嘉福国际、财富公馆、盛世嘉园小区错落有致……一个朝气蓬勃、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前景无限的大余城市新区已具雏形。

    科学规划,扩大城市张力。2011年,大余县围绕建设“生态、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目标,启动了第四次总体规划修编,确定了“南延、北拓、西扩、东抑”的城市发展方向,拉开“一轴三区”城市框架。

    规划在纸上,关键在行动。去年以来,大余县以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为抓手,先后启动了一批基础性、功能性、民生性的重点项目,高标准建设供水、供电、交通、天然气管网、污水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目前,通往新区的主干道基本打通,新区框架拉开,大余中学新校区、新体育中心等一大批城市功能性配套设施项目先后开工,交通主干道、标志性建筑、精品小区、休闲广场等景观节点的建设进展迅速。

    人们有理由相信,城市新区的建设,将推动大余经济社会的再次腾飞。

    统筹城乡示范区建设:“幸福梦”凝聚正能量

    “在村里生活很幸福,家家住楼房,户户有自来水,出门不远就是便民超市,晚饭后还可以到村中心广场锻炼身体。”家住大余县黄龙镇大合村的村民钟际风甚是惬意。走进大合村,宽阔平坦的村道,各式各样的绿化树木郁郁葱葱,一排排漂亮的楼房映入眼帘,休闲广场、文体活动中心、幼儿园、便民超市等各种配套设施都已相对完善。

    大力推进统筹城乡示范区建设,让大余县无数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该县从2011年开始,围绕“中心镇、小城镇、中心村(社区)”3个层次,将全县规划为1个主城区、2个中心镇、8个小城镇和多个中心村,实行以城带乡,城乡、镇村互动发展,全面解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一体化问题,全面提升城镇综合实力和承载服务功能,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加快统筹协调发展步伐。

    统筹发展农村经济,倾心尽力改善民生。今年以来,大余县对国省道沿线的6个乡镇5个圩镇30个村进行了统一规划、一体建设,精心打造国省道沿线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目前,该县已在国道沿线的黄龙镇圩镇至青龙镇元龙村国道两旁约1万亩地段建立了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高标准建设花卉苗木、商品蔬菜基地。

    低碳经济示范区:“绿色梦”让生活更美好

    “我早晨8时从家出发,步行20分钟就能到单位,这种以步代车的出行方式既环保又能锻炼身体。”家住大余县城区牡丹商城的居民黄立,是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时下,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大余市民所接受。

    大余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是全市唯一的省级低碳经济试点县。该县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山青山”理念,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从源头上拧紧“阀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围绕节能降耗和循环发展,该县设立了4000多万元的工业发展资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是大余县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又一招妙棋。该县从优势产业入手,在全县建起建设村红健花场30亩无土栽培示范基地、长江村万亩花生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等十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及50多个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涵盖了花卉苗木、生猪、肉鸭养殖与板鸭加工等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借助生态优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大余县将旅游业作为低碳经济的强力引擎,不断加快精品景区建设。其中,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项目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期名录,丫山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丫山-牡丹亭-梅关国家级风景区的申报也已经正式启动。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