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一滴永不饱和的盐水 看会昌县如何演绎“盐为媒”的故事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4日

    一根管道,在一个公司的厂区内纵横交错,相互连通,这并不让人感到奇怪。可是,在江西会昌氟盐化工产业基地,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不同的公司之间,也是用一根根管道相互交错连通着。对此,基地管委会主任温友华说:“不同的厂区和公司就如同人身上一个个不同的器官,这里的一滴盐水在管道流一圈,最后会流出一块‘黄金’。”

  近日,记者走进江西会昌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听到了一个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盐下饭”与“盐管饭”之间的故事。

  抓住“盐”——做实产业基础

  2008年,会昌用壮士断腕的勇气,毅然关停了经营数十年的晒盐产业,对老盐矿进行改制,并利用民营资本上马了一条60万吨真空制盐生产线。这条生产装置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五效真空制盐技术和DCS控制系统,可年产2万吨精制碘盐和58万吨工业用盐。整套生产装置不仅高效环保,使水电资源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而且大大提高了盐晶体化学品质。

  事实上,这仅仅是会昌盐产业的起步。为了不使盐矿仅以矿产品的形式出售,该县又紧接着开工建设了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使会昌盐化工产业向下游发展。

  温友华为记者历数了一条条产业延伸的脉络:“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投产后,同时可生产15万吨液氯、100%次氯酸钠和6000吨的氢气等副产品,这些副产品是另外一些产业的基本原料。依托这些副产品,我们已编制了年产5万吨盐酸赖氨酸、年产1万吨水合肼、年产10万吨环己酮等项目。目前,这些项目有的正准备开工,有的已经签约,有的正在洽谈中。但我们都已预留了管道接口,这些产品都可以通过管道运输,实现园内循环。”

  延伸“盐”——打造产业集群

  会昌既有盐矿,又有萤石矿。以萤石为原料的氟化工产品,恰恰还需要盐作生产原料。天作之合,令会昌盐化工与氟化工实现了巧妙的联合兼容。于是,会昌成了经江西省批复成立的唯一一个氟盐化工基地。

  在氟盐化工这个产业里,一滴盐的作用再次得到了延伸。就在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旁边,一根管道连通过去,就是石磊集团年产5万吨氟化氢及新型制冷剂项目。这个项目将把盐酸和萤石两种基础原料生产成新型环保制冷剂,并由此再次开启氟盐化工的延伸历程。这个历程包括年产1万吨R32、年产1万吨R125、年产2万吨R410a系列制冷剂项目等,这些项目总投资达20.7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据介绍,整个氟盐化工产业基地近期规划建设用地达5000亩,中长期规划建设用地为1万亩,到“十二五”末,整个基地有望实现总产值150亿元,届时将占据赣州氟盐化工产业的“半壁江山”,成为中国南方最具资源优势,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氟盐化工产业基地。

  温友华说:“氟材料是国家八大化工新材料中的一种,会昌氟盐化工链条再往下延伸,那是真正的‘钱’途无量。”

  超越“盐”——助推产业体系

  假如就盐论盐,一滴盐水的故事已经可以结束。但超越或者透过这滴盐水,还有很多精彩的花絮在演绎着“盐为媒”的故事。

  因为有了这滴盐水,会昌才有了氟盐化工产业基地。有了氟盐化工产业基地这个工业承接平台,会昌也就成了各路客商趋之若鹜的投资热土。赣州亚泰钨业就是慕名前来的公司之一。这家公司是个典型的“两头在外”型企业。公司从世界各地收购废旧含钨产品,通过回收提纯加工,最后达到年生产1400吨超细碳化钨粉及500吨硬质合金棒材的目标。整个项目总投资4.8亿元,项目包括年产1400吨超细碳化钨粉、年产500吨硬质合金棒材两条生产线,建成后将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14亿元、年利税1.3亿元。公司董事长许长志说:“就是这里不错的产业承接平台和完备的配套吸引我们选择了这个地方。”

  以“盐”为媒,会昌县向着矿产资源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道路迈开了步伐,同时也带动了全县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据统计,每年催生物流产业产值近亿元。

  肖良本报记者蔡超然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