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谢若闲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6日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讲团日前圆满结束了在于都县、兴国县、宁都县、瑞金市、安远县和章贡区的宣讲,并将于近日开展新一轮宣讲。社会公众应该如何正确识别非法集资,避免掉入非法集资陷阱?6月5日,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讲团成员、赣州银监分局副主任科员黄金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以“望、闻、问、切”法概括了识别非法集资几大窍门。
黄金生解释,“望”,就是要细心观察与核实各种社会集资形式是否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比如,股权内的融资行为,应该由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证券管理部门分别批准;吸收公众存款的融资行为,应该由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企业在债券内的融资行为,应该由企业债券管理部门批准。社会公众在接触到这样一些融资活动的时候,首先必须从这些方面进行初步判断,对集资企业的有关法律文件进行一些必要的审查。”
“闻”,就是耳听八方,多方面收集信息,了解国家关于社会集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尤其是当前非法集资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投资者可以通过媒体关注有关部门的风险提示和一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关注当前对非法集资形式的公告和特点的剖析。”
“问”,就是要对各种集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询问和咨询。“当碰到有人兜售商品、理财产品或者投资渠道的时候,要多发问、多质疑,多问问那免费的午餐是否暗藏着杀机?高回报零风险是否有投资陷阱?自己能否承担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的法律后果?在解惑和明辨中了解真实的情况,增强理性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
“切”,就是根据“望、闻、问”所了解的情况和信息,对某种集资行为进行甄别,在此基础上做出理性的投资选择。“通过对目前涉案人员的情况分析来看,一些参与者对非法集资的广告宣传也持有怀疑的态度,有的甚至明知其非法,但在高额回报的诱惑面前未能保持理智,结果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