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7日
6月5日,笔者行走在兴国县潋江镇坝南村,道路两旁绿树红墙,一条水渠依着水泥马路迂回穿行,渠水映着蓝天,静静流淌,勾勒出一幅清新的乡村画卷。
“去年进行排污处理,今年又把排涝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这村子可真成了‘美丽乡村’。”该村64岁的老党员姚家理高兴地对笔者说,“村民出点钱,政府给补贴,一事一议政策让我们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2010年起,兴国县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由省、市、县各级财政部门安排资金,专门用于鼓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程序筹资筹劳,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地处潋江河东岸的坝南村,与县城城区仅一河之隔。近年来,富裕起来的村民们大多盖起了几层小楼。居住条件好了,但配套设施没跟上,村民的家庭生活污水直接排到屋外,污水横流。村子地势低洼,加上沟渠多年未清理,排水不畅,一到汛期,部分房屋进水,村民的菜地成泽国。
去年初,村里召集各村小组长、老党员和397名农户代表开会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门前的潋江河是兴国的母亲河,污水处理不仅关系到村民自己的生活环境,更关系到下游人民的用水。村民筹资投劳计10.58万元,财政补助约7.05万元,首先完成了从肖屋组到双坑组3000米水渠的清淤、浆砌。渠通了,水清了,环境变好了,尝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甜头的村民们主动行动。今年,该村又通过一事一议程序,筹资11.15万元,加上财政奖补的7万多元,对村内近2000米排水沟进行疏浚、加宽、浆砌,实现“三面光”,彻底解决了11个组的排涝难题。
据介绍,兴国县试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3年来,至2012年底,累计投入奖补资金2892万元,带动农民筹资投劳计4441.8万元,建成村级公益事业项目651个,受益人口130多万人次。(曾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