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手机维修市场“雾里看花”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0日

修理手机是人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或是电池不行,或是手机听筒不好使,也有手机按键失灵……通信时代,手机已然成为市民必不可少的人际交往工具。手机出现故障后,一般情况,市民是拿到手机维修店修理,但是接下来的情形就有很多种了,同一个问题,收费不一,有的相差十几倍的价钱;还有一些维修店不具备维修资格,也没有相关的营业执照。更有甚者,今天刚修理好的手机,过两天出现问题后,照样要付费,乱象多多。市民感慨,修一部手机真的好难,不仅钱花了,还带来了不少烦恼。

收费不一

营业执照不齐全

日前,记者拿两部手机到赣州市中心城区环城路手机维修店修理。其中一手机不能正常充电,维修店回复要等4天,修理费108元。记者以等不及为由,又将该手机拿到购买该手机的专卖店咨询,回复说45元,次日来取。记者将另一部导航键经常失灵,拿到该手机品牌的专卖店售后维修中心检测后,被告知系人为挤压导致焊点脱落,维修费用480元。因维修价格太贵,记者随后找到一家个体维修点,店主告诉记者,手机并无任何焊点脱落,仅有一个金属片发生错位,在等候35分钟后手机被修好,记者支付维修费用78元。

当日上午,记者在该路段走访,发现不少维修店老板并没有悬挂维修资格证书,有的连工商营业执照都没有。一涂姓维修店老板告诉记者:“一般市民哪里会管这个,能为他修好手机就行,是否有维修资格证不重要。”

手机易损

带动维修市场暴利

在赣州开发区工作的曾女士告诉记者,她5月初花1500多元买了一款智能手机,使用不久后发现屏幕右下角出现一条小裂缝,于是找到购买商店维修部维修,结果被告知需要800元。“跑了几家维修店后,后来选择了私人手机维修店,花了100多元就修好了。维修价格相差之大,说明手机的维修行业太暴利了。”曾女士对记者说。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仅是名牌智能手机的屏幕维修费高得令人咂舌,连普通的智能手机维修照样“高不可攀”。记者调查发现,多家手机维修店都将手机屏幕的维修费定在了1200元左右,部分高端手机,维修费用则高达1500元。

“手机易损带动维修市场暴利。”章贡区工商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他还介绍,智能手机线插损坏、HOME键失灵等问题,无论更换零件的费用是50元还是100元,其实都是同一货源,成本可能只需几元。至于市民花了几百元更换的所谓“原装屏”,大部分都是从二手机器上面拆卸下来的。“修手机比卖手机赚钱。”他说,每修一部手机利润至少都有50元,有的高达数百元,但是销售一部手机,50元的利润就算可以了。他同时介绍,市中心城区已经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的手机维修店有95家,至于店主是否具有手机维修资格,就难说了。

手机维修服务业

需要规范健康发展

据有关数字显示,我国手机用户数量已超过10亿,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通信工具,其维修市场也非常庞大。对于目前众多品牌手机出现的售后维修服务投诉,赣州市消费者协会负责人周益红认为,手机维修市场乱象,主要原因是服务收费标准不统一,配件的价格不公开。手机维修服务业要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加强手机售后市场的监管力度,并适时修改完善手机“三包”规定。

周益红提醒消费者,手机维修前可向厂家客服咨询价格,最好到厂家指定维修点,价比三家;维修后一定要索取正规发票和维修工单,为投诉维权妥善保管证据。如遇到不平等合同,权益受到损失时,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不同途径予以解决。

■采访手记

请给手机维修吃颗“定心丸”

手机维修点非法敛财,绝非个别现象;而市民修理手机时遭遇的不爽,也绝非偶然。记者经历和采访的手机维修问题仅仅只是手机维修乱象中的冰山一角,事实上,不少品牌手机在维修问题上都存在诸多问题。谁来给市民手机维修吃“定心丸”?

当下,霸王维修已经逐渐成为该行业的常态,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什么产品故障能纳入保修范围,手机的配件价格和维修成本究竟需要多少钱,这些问题一直都是维修行业中的盲点。而缺乏有效的依据,只会让消费者在维修售后问题上毫无话语权可言,只能处于“被宰”的地位。同时,在维修领域里,厂商和授权维修中心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行业生态,暴露出该产业监管领域的空白。因此,加强手机维修行业的监管,切实维护手机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不管对社会、还是对市民来说,尤为重要。(蓝志刚 记者徐金侦)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