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潘英丽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4日
在新型城镇化中,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资金来源和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是两大难题。
在此,笔者建议中央政府试点地方政府债券率先在香港以人民币计价发行和交易的综合改革。通过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赴香港发行和上市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市政债券,中央政府既可有序地解决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又可以对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引入法律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并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引入用脚投票的市场选择与国家统一规划间的互动机制,实现人口以就业为导向的有效集聚和城市乡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并在试点和推广财政民主化改革后,促进市政债券回归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以发挥香港的制度牵引作用,推进两地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客观要求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此外,中央政府应调整与地方政府的财税关系,推进干部考核制度的变革,以此提高地方经济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四大难题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或者说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素在于:1.通过有效创造就业岗位的产业发展与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增长,吸引人口在城市和城镇的有序集聚,并实现进城农民的市民化。2.通过农村土地的确权和使用权的流转及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释放农民和进城农民的购买力和市场需求,同时实现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代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第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在城镇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如果将创造就业岗位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直接目标,中小城市和城镇必须根据本地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的比较优势加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现代分工体系,承接沿海或发达地区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和服务业的外包。这在客观上要求本地劳动力市场能够提供工资适度、技能符合要求的人力资源;本地在环境质量、交通运输、现代通讯和社会文化设施等方面能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和随迁高管及技术人员的生活需要。
随着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本地商业和消费服务业也将得到发展。消费服务业具有实时体验性质(即服务的生产、销售和消费同时发生)及很强的个性化和人性化要求。其对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和职业技能有比一般制造业甚多的要求。因此,民间农业投资、制造业梯度转移、外包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政府投资先行,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廉租房建设等公共服务供给以及职业培训等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取得进展,由此带来了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资金来源如何解决的第二大问题。
比融资更为关键或需要同时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纠正其软预算约束和圈地造城的偏好,防范可能引发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政府制定过于庞大的投资计划,而人口和产业的聚集跟不上,导致资金链和债务链的断裂。因此引入金融市场融资与约束兼具的机制将政府投资计划纳入合理可行和可持续的滚动发展途径就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
第四大问题是如何消除地方政府行政区划间的分割与无序竞争,以产业间与产业内的分工网络为纽带促进城市群或大中小城市与乡镇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
解决上述四大难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规划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市场选择与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个多元化的成功道路。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