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5日
24日盘前,美国三大股指期货均出现接近1%幅度的下跌,预示当日开盘低开可能性很大。而在开盘前的美股预测是这样写的:中国市场彻底改变了全球市场的气氛,在中国股市开市后,日经停止上涨并迅速下跌。在中国股市收盘之后开盘的欧洲股指悉数低开,美股表现料难乐观。
截至北京时间6月24日21时,英国金融时报指数下跌75.80点,跌幅1.24%,报6038.93点;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跌91.41点,跌幅1.17%,报7697.83点;法国巴黎CAC指数跌63.12点,跌幅1.73%,报3594.96点。希腊ASE通用指数暴跌6.11%;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下跌1.56%。北京时间21点30分,美国三大股指以平均1%的跌幅低开,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跌幅迅速扩大。22时,道琼斯指数下跌229.03点,跌幅1.54%;标普500指数下跌27.16点,跌幅1.69%;纳斯达克指数下跌42.73点,跌幅1.29%。
中国的“钱荒”似乎让全球都听到了资金链条嘎嘎作响的声音,中国有中国的原因,而美股的动荡应该主要源自上周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的言论。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可能会在今年放慢其每月85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并将在2014年年中结束该计划。美国要在一年后退出QE,全球资本市场的神经随之绷紧。
QE就像一场扣人心弦的电影
股指涨跌皆源于此
如果从2009年3月见底以来,道指、标普、纳指分别由6469.95点、666.79点、1265.62点起涨,截至上月24日,当周最高摸至15542.40点、1687.18点、3532.04点,最大涨幅超过1.40倍、1.53倍、1.77倍。
从K线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2009年3月见底以来的52个月,美国三大股指在绝大部分时间里的月线是红的,道指是37红15绿,标普和纳指都是34红18绿,美国股市何以4年来叠创新高,而在近阶段出现了见顶的调整?非常巧合的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也推出了四年多的时间,而上周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表示,美联储QE计划可能在2014年年中结束。
2008年11月25日-2010年3月31日,美联储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期间共购买了1.725万亿美元资产。道琼斯工业指数从8479.47点升至10856.63点,阶段涨幅28.03%,区间最大涨幅69.09%。
2010年11月3日-2011年6月30日,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期间共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1215.13点升至12414.34点,阶段涨幅10.69%,区间最大涨幅13.71%。
美联储的第三轮和第四轮量化宽松是接连推出的,首先是2012年9月14日,第三轮量化宽松启动,美联储宣布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紧接着在同年12月12日,美联储宣布了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每月除了继续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外,还将额外购买约450亿美元长期国债。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3593.37点升至目前的14546.82点,阶段涨幅7.01%,区间最大涨幅16.64%。
而上周随着QE可能退出的消息,美国三大股指的当周收盘分别下跌3.62%、4.51%、4.05%。截至6月21日,三大股指最近五周的最大跌幅则分别达到了5.49%、6.49%、5.81%。
由此可见,美国股市涨势如虹与美联储连续实行4年多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息息相关。正是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在强大资金支持下,美国股指才得已有如此长牛表现。随着市场闻到“钱紧”的味道,加之股指已达到了阶段高点的位置,调整与观望的气氛也就随之抬头。
美国著名投资家巴菲特曾说,量化宽松就像一场扣人心弦的电影,因为没有人知道它将如何结束。在市场跌宕起伏几周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终于给出了目前为止最为清晰的电影散场的时间:如果经济情况符合预期,美联储将从年底开始逐步削减量化宽松规模,至明年年中完全结束。
是什么因素
促使伯南克做出退出QE的打算
市场普遍认为伯南克的言论是超出预期的,因为伯南克之前一直担心通缩可能危害美国经济,而当美国通胀率及通胀预期走低,中国经济放缓压低大宗商品价格之际,这些本该是指向宽松的动向,伯南克却拿出了一份雄心勃勃的在明年年中之前将债券购买量逐步缩减至零的时间表,让市场非常恐慌。
他究竟意图何在?一种解释是,尽管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低迷、失业率下降主要归因于失业者中找工作的人数减少,但美联储可能认为该市场比外界想象的更加健康。同时,国际评级机构标普也上调美国主权评级前景至稳定。标普在半个月前称,美国财政风险减弱,其给予美国的评级仍为AA+。
标普在2011年8月下调了美国3A级别的顶尖主权评级,进而引发全球市场动荡,并使美国国债收益率降至历史低点。标普降级后的七周,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了0.74个百分点,至当时创纪录新低的1.67%,目前收益率为2.18%。
标普发言人David Wargin证实了美国主权评级前景调整。标普称,美国经济实力和美国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是上调评级展望的主要原因。标普称美国近期评级被再次下调的概率低于三分之一。
穆迪和惠誉给予美国的评级仍是最高的3A级别,但前景为负面。穆迪此前表示,美国必须应对债务负担加重问题,以避免被降级。
另一种解释是资产泡沫,尽管伯南克在记者招待会上否认了这一点。美联储释放出的流动性流向全球,已制造出“浮沫”,这在新兴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人们越来越担心美联储结束宽松的时间太晚,令资产价格有充足的时间“溶涨”为泡沫、然后破裂。上周四出现的资产抛售表明,市场确实是“虚高”了。现在,泡沫风险得到抑制,而美联储也仍在刺激市场。如果失业率不按预期下降或通胀率不按预期上升——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风险——美联储就无需遵守其退出宽松政策的时间表。如果这是美联储的计划,那效果真可谓是立竿见影。
素有“央行行长的银行”之称的国际清算银行在伯南克讲话后不久也在其年度报告中呼吁,各成员国应将注意力重新放在通胀方面、并敦促各国政府采取更多措施率先恢复实质性增长。国际清算银行表示,各国央行必须着手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停止刺激全球经济复苏的努力。该行称,全球经济已“度过此次危机的最严重阶段”,其目标应是“让仍然乏力的经济恢复强劲而可持续的增长”。
“乐观先生”和“悲观先生”的
平稳退出之争
我们在远离美国的地方谈论美国能否平稳退出QE,很是有点闭门造车,不如用美国人的视角来看看这一问题。一个专栏作家形象的把两派观点分为“乐观先生”和“悲观先生”。
“乐观先生”认为,美联储平稳终止量化宽松是完全可能的。他声称,毕竟,美联储未必需要做任何事(比如出售证券)来找到退出的大门,而是只需要不再买入更多资产。因为假如美联储到时按兵不动,其资产负债表上近年积累的2万亿美元资产将被自动消化(即陆续到期),让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在7、8年后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借用一幅容易记住的画面:在乐观先生看来,美联储现在的操作实质上类似于一位悄悄降落飞机的飞行员,其一旦关掉引擎,重力将发挥作用,令资产负债表进入平稳向下滑翔的轨道。乐观先生坚持认为:“将会有足够的时间做出调整,就算偶尔有些气流颠簸,也完全能处理好。”毕竟,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已经提前很久告诉所有人,系好安全带以防任何意外。上周的声明就是出于这个意图。
“悲观先生”对这一说法明显不以为然。悲观先生怀疑政策制定者能否真的实现上面所说的这种平稳滑翔,特别是要在7年时间里保持滑翔姿态。且不提拟议中的滑翔轨迹(从现在到2021年)要横跨两轮美国选举周期(如果算上中期选举则是四轮),同时忽略地缘政治冲击的潜在可能性,一个不可回避的风险在于,其他央行可能与美联储在同一时间寻找各自的下降路径,形成额外颠簸。毕竟,根据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银行的估计,七国集团央行自2008年以来总共向金融体系注入大约10万亿美元的额外流动性。这意味着各国同步开展的货币刺激达到了空前水平,未来将出现的收紧规模也将同样空前。
当然,还要考虑投资者容易过度反应和陷入恐慌的坏习惯。考虑到全球市场近年对廉价资金和套利交易如此上瘾,这种危险加倍严重。“市场是不会平稳调整的。”悲观先生指出,尽管在上涨阶段资产价格往往在数年时间里稳步攀升,但下跌时跌势可能十分无情。
应该说,不管是如“乐观先生”所预期的那样美国政策虽有颠簸但终能实现平稳滑翔,还是如“悲观先生”所说的那样因终止QE而引发的震动大大超出多数政策制定者愿意承受或者说期待的程度,以至于飞行员可能难以控制局面,现在都到了伯南克所说的该为退出做准备的时候,我们还是先把安全带紧紧系上吧。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