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近年来,石城县着力做活“水”文章,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无限的经济效益。
水下淘“金”
田里种莲,莲下养鱼,莲鱼共生,效益如何?琴江镇古樟村农民温小兵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去年种了两亩白莲,在莲田里养了鲤鱼、鲢鱼和草鱼。鱼在莲田游动,搅动水体,还会吃掉杂草和昆虫,鱼粪又可以肥田。去年白莲增收30多公斤,收获鲜鱼200多公斤,直接增收近2000元。”这就是温小兵水下淘“金”的经验。
该县有水田面积18万余亩,大小水库容量超过了4000万立方米。为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水域资源,该县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技术推广、效益带动等方式打造鳗鱼养殖品牌,形成饲养技术指导、饲料生产供应、药品配制经营等产业一条龙服务体系,使鳗鱼养殖产业呈现出科学化、规模化、链式化高效发展。目前全县鳗鱼投苗238万尾,产值过亿元。同时大力推广网箱养殖,提高大塘水库、小坪湖水库的养殖产量,帮助将低洼地、低产田合理改造成池塘,发展特色渔业养殖,提高水田经济效益。
据统计,去年该县水产养殖面积为6.3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04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3.3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多增收1000余元。
水中取“宝”
石城大山深处,分布着九寨温泉、沔坊温泉、烧湖里温泉、烧水湖温泉等众多温泉点,怎样把温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该县邀请相关专家编制了全县温泉开发规划方案,充分利用赣江源头的地理落差,开发出“亚洲最大落差”的赣江源漂流,形成了源头探寻、水上漂流、温泉泡浴的一条龙“水上乐园”旅游线路。并投入2000多万元,修通了206国道至九寨温泉、国道至赣江源头等6条旅游公路,全线开通了旅游公交线路。
据统计,去年该县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今年1至5月已接待游客56.5万人次,同比增长28.2%。该县顺势抓住旅游发展机遇,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以池塘、水库为中心,大力发展集垂钓、休闲、饮食、度假、娱乐于一体的水上农家乐,推动个性化乡村体验旅游,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水上作“画”
丝丝柳絮随风起舞,染绿了潺潺琴江水;凉亭长廊倚水而立,网住了浓浓客家情;林荫小道错落有致,粘住了缕缕夕阳红……石城县倚水兴城、依水成画。
水,是城市发展的灵气。该县以琴江河水为底色,在一江两岸上尽情地挥动画笔,以打造“文化休闲、现代商务、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以穿城而过的琴江河为主轴,规划以古樟工业园为轴心,辐射带动小松创业园、屏山创业园的“一轴两翼”特色产业园区。如今,该县城市规划区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一江两岸,五纵五横一外环”的城市框架逐渐形成。
赖於艳邱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