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废渣堆里“捡”起宝 看大余县如何利用矿物废渣做活循环文章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5日

  近日,在大余县新城钨制品有限公司钨金工艺品生产车间内,该公司员工正在对工艺品进行最后的手工打磨。袁荣德 摄

大余,素有“世界钨都”之称,县内矿产资源丰富,但曾经一度对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发模式,使该县不仅面临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也导致大量矿物废渣堆积,给生产和环境带来压力。如何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近年来,依靠自主创新,大余县利用矿物废渣巧做循环文章,探索出了一条矿物废渣综合利用的新路子。近日,笔者走进大余县工业企业一探究竟。

创新开启变废为宝新篇章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大余县新华工业小区内的东宏锡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一条年产60万件的旅游工艺品生产线刚刚投入试生产。“这个项目总投资2.2亿元,一年要‘吃掉’2万吨废渣。”该公司负责人饶日荣告诉笔者。

看似没有利用价值的钨锡废渣,为何到了东宏锡制品有限公司却能变废为宝?原来,该公司与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研究开发了一种从APT废料中回收钨锡金属的新技术,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权。今年年初,由东宏锡制品有限公司申请承担的绿色环保技术综合高效回收钨冶炼渣钨锡金属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通过科技部和财政部批准,并落户大余县新华工业小区。

矿物废渣被称为“放错了时间和地点的资源”,但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矿物废渣利用无从谈起。为充分利用矿物废渣,大余县设立了40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进40多名高新技术人才,与美国的犹他大学和国内的清华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20多所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姻” ,共同攻克矿物废渣利用难题。近年来,东宏锡制品有限公司的APT废钨锡渣处理技术、悦安超细金属有限公司的羰基铁粉新工艺、森本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废渣提取贵重稀有金属技术等一批矿物废渣综合利用项目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据不完全统计,通过矿物废渣综合回收工艺,大余县每年可“消化”矿物废渣10万吨,从中回收钨、锡、钼等各类资源5000多吨,相当于每年从废渣堆里“捡”回了数亿元的财富。

矿物废渣与文化“联姻”

矿物废渣变成宝,大家或许可以轻松理解,但如果将“废渣”与“文化”两个词放在一起,却让人难以产生联想。在大余,工艺品企业大胆地把废渣回收利用和文化产业两个毫不相干的领域紧密联系了起来。

新城钨制品有限公司是大余县一家开发钨金工艺品的企业。该公司采用先进工艺,从冶炼剩下的废渣、低品位钨砂等“废料”中回收钨粉,经过设计、制模、浇铸、打磨等多道工序,生产出各种造型优美的钨金工艺品。

“一开始,我们把从矿物废渣中回收的钨粉直接投放市场,这种初级产品的利润并不高。后来,我们请来专业设计师将钨粉制成形态各异的钨金工艺品,经过加工后的产品,价格迅速提升。”新城钨制品有限公司工程师王大熊告诉笔者,从矿物废渣到钨粉,再到钨金工艺品,废渣的价值提升了上千倍。

大余县拥有牡丹亭故乡、中国理学发源地等诸多历史文化名片。大余县工艺品企业把锡、钨等有色金属的实用功能与现代文明、绿色环保、文化创意进行有机融合,将牡丹亭故事、历史人物等融入工艺品中,以此开发出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锡制花瓶、锡制酒具、钨金装饰品等精美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不但畅销国内,还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年总产值4亿元以上,成为大余县废渣利用产业里的一朵奇葩。

循环利用将废渣“吃干榨净”

在采访中,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脑海,矿物废渣被企业回收利用后再次产生的废料流向了何处?

在东宏锡制品有限公司采访时,笔者看到,矿物废渣经过多道工序后,最终剩下的废料都被工人集中到一处。该公司负责人饶日荣告诉笔者,这些废料早已被水泥厂预订,成为生产水泥的原料。

“企业间的循环利用,将废渣‘吃干榨净’。”大余县工业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曾燕龙告诉笔者,目前在大余县工业园区,有几十家企业已经形成了互为上下游的循环经济链条。

废渣综合利用集聚成为产业,既有经济效益,更有生态效益。当前,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大余县用战略性的眼光来发展废渣综合利用产业。“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是国家和省市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这个产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目前,废渣综合利用产业在大余已有了雏形,顺着这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我们将努力做得更好。”大余县工信局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袁荣德 胡如华)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