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谭浩俊:存款突破百万亿之忧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5日

    央行最新发布的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首次突破百万亿元,达到100.91万亿元。存款余额突破百万亿,是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体现,但它是否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值得关注。至少,我们应该看到其可能隐藏的风险。

  按照目前银行信贷资产的分布结构以及经营状况,存贷息差仍然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银行手中掌握这么多的存款资源,如果不及时投放出去,就将面临亏损。所以,银行会想方设法寻找投放贷款的主体。问题是,在实体经济普遍运行状况不佳、效益下滑、贷款风险较大的情况下,银行是不大愿意将贷款发放给实体企业的。于是,政府融资平台、开发企业、大型企业等仍会成为银行关注的重点,并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将资金投放到这些主体身上。这样一来,“盘活存量”也好,“用好增量”也罢,就极有可能难以达到目的。相反,实体经济会因为信贷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不合理,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显然,这样的风险是存在的,也是不能不防的。

  如果银行通过各种手段,特别是不规范的手段将资金全部投放出去,将带来另一种风险,那就是通货膨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关“银行存款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老虎,极有可能引发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的说法,就被反复提到过,也多次发生过。基于当时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较高的居民就业率,社会各方面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较强,银行存款这只老虎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冲击。但如今,在经济形势不佳、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比较强烈的情况下,如果这只老虎再出笼,会带来怎样的冲击就很难说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相关专家提供的数据,在银行存款中,居民储蓄存款占比接近50%。在面临通货膨胀巨大压力的大背景下,缺少有效投资渠道的居民储蓄将面临贬值的风险。显然,这是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也不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

  严格地讲,按照中国经济发展总量以及居民收入的实际水平,尚不具备银行存款突破百万亿的条件。或者说,百万亿的背后隐藏着企业、居民投资缺少正常出路的风险。不管哪一个方面的风险,都有可能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的冲击和影响。

分享: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