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跳出“唯信贷论”怪圈 农村金融支付革命悄然推进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章文贡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9日

    银行资源有限,与提供贷款相比,基础的金融服务甚至更为重要。“对银行来讲,由于风险、成本原因,发放农户贷款会有顾虑,但提供农村结算的服务,动力还是很强烈。”

  农户获得贷款的难易、多少,不再是评价农村金融好与坏的唯一标准。在更为基础的支付结算领域,中国的农村正在悄然进行着一场革命。

  以中国农村金融领域的骨干——农业银行为例,截至目前,农行已发行惠农卡1.2亿多张,设立“惠农通”金融服务点接近60万个,布放电子机具100多万台,覆盖全国三分之二的行政村。

  所谓“惠农通”金融服务点,就是依托农村原有的小超市、供销社等平台,金融机构通过安装POS机、转账电话等机具,使农民可以足不出村办理基本的银行卡查询、取款、转账、缴费等业务。

  多点成线,再由线成网,这60万个支付服务点在短短几年之内迅速搭建完成。目前这些支付服务点,已成为银行在农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的最主要平台。

  云南样本

  7月的一个下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田心村村民田明(化名)来到村里的小超市。一位30多岁的店主小张接过这位60多岁老人的银行卡,在柜台POS机上刷了一下,待老人输入密码、签字确认后,便递给了老人100元。

  足不出村,田明取到了100元。其实,这个钱也并不是小张自己出,田明取走100元之后,农行会将100元资金迅速转入店主的账上。整个过程,店主充当了一个中间人角色。借用小张的店铺,农行将惠农支付服务点开进了田心村。

  对于小张来说,乐见其成:POS机具是农行免费安装的;他不但每月可以获得农行支付的一部分工钱,而且还让店里的人气也旺了起来。

  这个看似技术含量不高的创新,却给农村金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洱源山区面积大,村落分散,交通不便。”农行洱源支行行长张志林表示,银行要到每一个村里都设置网点,不现实;农民想取个钱、查下账,乡村到镇里要走好几十里山路。“这就是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缺失。”

  “比方说,一些边远农村的老人,每个月会有六十几块的新农保资金到账,但取款是最大问题。”农行大理分行三农金融部总经理潘纯俊算了一笔账:从乡里搭车到镇上,往返路费十几块,再加上中午饭,要取这60多元,成本可能就要花掉20元。

  再例如,农村子女在外地读大学,在农村的父母每个月要转账生活费。通过惠农支付点,父母就可以不用跑到县城去转账。

  洱源的情况,是整个云南的一个缩影。

  2010年前后,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在云南省范围开始推进惠农支付服务点建设的工作。通过这些服务点,农民可以足不出村满足银行卡取现、转账、缴费、消费、查询等需求。这一工作,由云南的农信社和农行共同推进。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