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于都陈周祥:编织草席编出幸福生活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5日

陈周祥在扣席草头,他说“这是个关键活”。

陈周祥在给游客讲解制作工序。

对格、送草、打压,“刷”的一声,一根细长的席草就紧紧地拴进了席面,编织者几乎不用伸腰,转身又是一个重复动作……7月20日,在于都县罗江乡罗江村寨背组陈周祥老人的厅堂里,记者目睹了这样一个手工制作草席的场景。

草席是寨背人代代相传的手工编织品,已有300多年历史。因当地非常适合种植席草,一度形成家家户户编草席的繁荣景象,该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席村”。村里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编织草席。陈周祥说,编织一张草席需要蒲草、细麻绳以及10多种织席工具,要经历晒草、捣平、漂洗、纺线、穿线、织席、晒席等18道繁琐而细腻的工序才能编织完成。工序虽然繁多,最主要的工序其实是织席。织席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唯独讲究配合默契,不能心不在焉。编织草席的席架高2.5米,宽3米,方正结实。届时,夫妻或母女,父子或母子,一人在旁边递席草,一人则坐在席架旁,手握席扣用力上下压打,否则,日后上市的草席就会不结实、不匀称,卖不出好价钱。织席时基本是夫妻搭档,一人压扣,一人插草,在默契的配合和勤快的劳作中,合力编织幸福生活。

寨背草席气味芳香,无虫无蛀,吸汗透水,铺在床上,躺在身下,冬暖夏凉,远近闻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草席是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家家户户都种草打席,日子比相邻的村庄更红火。说起那段往事,78岁的陈周祥心里依然充满骄傲和自豪,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如今受机械化冲击,村里只有两户村民仍以手工编织草席为生,有些老人则把编织草席当成业余爱好。让陈周祥老人开心的是,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村里的面貌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变得干净了、美丽了,逐渐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前来旅游,草席制作成了不可缺少的一个旅游项目,当地手工编织草席又有了新的市场。

(龚涛 特约记者谢慧 文/图)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