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8日
南康生态新村。 特约记者杨晓明 摄
南康,到处洋溢着绿色魅力,乡村荒山披新绿,工业园区翠浪涌,铁路公路舞绿龙。
近年来,南康市将“绿色生态”理念根植沃土,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建设生态工业、农业、家园,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奏响了生态建设的三部曲。
A
贴环保标签 撑一片蓝天
调优生态工业“主旋律”
日前,记者走进南康市南山锡业有限公司锡废料处理项目生产车间,只见生产环节中所产生的锡废料,通过烟化炉生产系统进行提锡回收,整个生产过程零排放。
“目前,我们公司可利用锡废料年生产精锡锭4000吨,产值达6个多亿元,年纳税4000多万元。”该公司总经理黄学有告诉记者。企业算的是自身效益的“小账”,而政府算的却是可持续发展的“大账”。据了解,为推进生态工业的发展,南康市严格执行环评前置审批制度,坚持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不批、重污染的项目不批,坚决杜绝在新建项目上开“绿灯”、闯“红灯”,未通过环评审批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实行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据了解,去年以来,有21家企业因为不符合环保要求被该市婉拒。
近年来,特别是《若干意见》出台以来,南康市依托利好政策,紧扣绿色发展这一主题,大力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循环利用,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推进家具、矿产品等工业企业由初级加工、低端发展、资源简单利用向精深加工、终端发展、资源循环利用转变,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推动家具产业转型升级,该市积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要求所有家具企业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并办理档案。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报名办理“环评”手续,125家企业已签订“环评”手续办理协议。今年1月至7月,该市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达200.4亿元、12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