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8日
祝寿时,大家习惯说“祝你长命百岁”。不过,给她祝寿时用这句话有点不合适,因为她已经113岁了。她叫黄春英,是目前赣南年龄最大的老人,被誉为“寿王”。9月15日,记者来到赣州市土地庙2号,采访了黄春英老人。
乐观爱运动 健康又硬朗
——赣南113岁“寿王”黄春英的豁达人生
一眼认出赣州晚报记者
黄春英出生于1900年4月,老家在信丰,1975年随女儿叶瑞英来到赣州城区生活。
叶瑞英家住四楼,记者敲门入内,只见黄春英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见有人进来,她连忙起身招呼我们入座,并不时地指着茶几上切好的西瓜叫我们吃。我们与她相对而坐,她抬头看到胸挂相机的刘凯,呵呵笑道:“我认得你,你是刘记者,去年重阳节你给我拍过照。”说完,黄春英又起身从电视柜抽屉里拿出一本杂志,杂志上有刘凯拍摄的她的照片。她指着杂志上的照片说:“你看,这就是我哇,当时你给我照相时,我还在楼下院子里喂鸡呢。”
去年重阳节,刘凯上门采访时给她拍摄了一组照片。而今快一年了,她竟一眼认出了刘凯,且还能清楚地记得当天的采访日期和场景,令我们惊讶。叶瑞英说,她母亲记忆力确实不错,全家人的岁数、属相她都能一一说出来。
采访时,叶瑞英的丈夫曾宪华抱着9个月大的外孙走进客厅,黄春英连忙伸手去抱,将曾外孙放在身边的沙发上,不时地拿起玩具逗引他,自己笑得特别开心。
家人只报喜不报忧
时近傍晚,夕阳的余晖从窗户照射进客厅,黄春英起身将窗台上晒干的红辣椒端进客厅。她坐在椅子上,手拿剪刀,娴熟地将辣椒蒂一一剪去。记者坐在她身边,一边看她剪一边和她聊天。
“人老腿脚不便,耳朵背,身边的许多老人都过世了……”说着,她的眼角有些湿润。接着,她问记者:“你几个小孩,多大了,读书了吧?”
记者说:“一个女儿,今年7岁,读二年级了。”“好,男女都一样,只要能干就行!”说完,黄春英呵呵笑了起来。
叶瑞英告诉记者,退休前她在江西理工大学做后勤服务,母亲一直随她住在学校里,直到前几年才搬到土地庙。当时,学校有许多老人,大家天天聚在一起,后来看着身边一个个熟悉的人离去,老人心里很难过。三四年前,她母亲还时常拄着拐杖一人走到学校去看看,现在腿脚不方便,只在楼下院子里转转。叶瑞英说,现在家人对老人说起外面的事都是喜事,比如,谁家孩子结婚办喜酒了,谁家媳妇生小孩了,谁家搬迁新房了……从不说谁去世、谁生病之类的事情,免得老人听了心里难受。
乐于助人又爱运动
叶瑞英说,自己今年63岁,母亲大她50岁,7岁那年父亲就病逝了,她从小就跟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一生勤俭,饮食方面从不挑剔,看到家人倒剩饭剩菜,就会制止,说不要浪费。尽管母亲今年113岁了,但生活不需要人照料,还能帮助做些家务活。家里没人,老人还会在屋里到处看看,检查电源是否关了,水龙头有没有拧紧等。只要天气晴好,母亲就会下楼到大院里走动走动,与院里的老人聊天。
说起母亲的长寿秘诀,叶瑞英认为关键是母亲脾气好,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又爱运动,还乐于助人。叶瑞英说,她住在学校时,每逢天要下雨,母亲看到邻居家晒的衣被无人收,就会一一收回家中,分类摆好,等待邻居们来认领。走在路上,看到路中间有石块,母亲会捡起丢在路边,说怕人会被绊倒。
叶瑞英的丈夫曾宪华说,岳母身体一直很硬朗。最令他不可思议的是,2007年12月的一天,岳母早上起床不慎滑倒,医生检查说左腿骨头摔裂,老人恢复慢,可能会长期卧床。谁想,在家治疗不到一个月,岳母的腿竟然好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岳母的腿都没疼过。
采访结束时,记者拉着黄春英的手说:“黄奶奶,祝您健康长寿。”她立即竖起大拇指,笑道:“祝你们步步高升,活到100岁。”
(记者余书福 刘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