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许小年:当前改革变成了奉旨执行 思路有问题

来源:中国企业家    作者:王力为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9日


许小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9月27日在上海表示,改革不应仅聚焦宏观层面和顶层设计,而应关注国有机构的微观行为及约束。

  许小年在2013中国金融创论坛上设问:改革到底从哪里着手,是宏观还是微观?他指出,目前将要进行的改革似乎是以总体设计为主,有一个班子在那儿封闭做方案,有选择地征求一下意见,而民间几乎一无所知。这与1978年的那次改革不一样,当时是民间大讨论,讨论检验真理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那种情况下,改革一旦到来,可以在民间获得更广泛的支持,调动民间积极性投入到改革事业中来。”

  他提出,如果我们今天将改革变成了奉旨执行就行,这样的思路是有问题的。

  聚焦到国企和国有银行主体,许小年指出,中国自改革开放初期,就有预算软约束的问题。30年前提出的问题,到今天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了。

  他进一步提出,从上世纪末以来,金融体系改革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银行上市了,也从国外学来一套KPI的考核方法,表面做得非常精,跟国外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激励机制和国外的银行仍然完全不同,因为股权结构跟国外完全不同,股东行为也和国外银行的股东完全不一样。他提醒,一旦金融开放,国内机构就有各种各样高明的手段去放大风险,最终累积风险。

  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国企。他称,像中航油新加坡事件那样,国企所谓的股东实际上是虚拟股东,连说话的份儿都没有,如此,便无人可以约束国企、银行,无人去追究责任。

  许小年强调,尤其是国内银行,表面上看上去是向市场化靠拢了,但是它的精神、基本激励机制依然停留在计划时代,在微观行为上并没有因为银行改革和上市就得到了再造。而这也造成了道德风险,造成金融机构过度冒险,这导致企业过度投资。

  许小年称,根本性的问题,还是在微观层面上:“如果不去解决金融机构的行为,不能够让金融机构对它所冒的风险承担所有的后果,而仅在宏观层面上利率自由化、金融市场放开,这是不够的。”

分享:

来源:中国企业家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