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开启“换挡提速”新模式迈出振兴发展新步伐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6日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十六字方针,为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宁都作为一个欠发达后发展的地域人口大县,贯彻省委全委会精神,关键就是要按照十六字方针的要求,推进发展换挡、增长提速,加快经济社会振兴发展。

    在解放思想中凝聚“换挡提速”的共识

    抓发展与开汽车一样:起步阶段,不仅速度慢,而且耗油大;要使速度加快、油耗减少,必须换挡提速。省委全委会提出的“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归纳到一点就是要将主要依靠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发展转变到兼顾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发展上来,实现发展换挡、增长提速。

    换挡提速是大势所趋。省委全委会作出了我省总体处在加速发展爬坡期、全面小康攻坚期、生态建设提升期的科学判断,标志着我们已经站在换挡提速的新起点。从发展阶段看,我省经济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双双突破1万亿元,经济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从发展现状看,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产业规模小、层次低、竞争力弱,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调结构、转方式,不再是片面地追求GDP增长。从发展的条件看,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等约束日益趋紧,仍然沿用粗放型发展方式必将难以为继。

    换挡提速是现实所迫。强卫书记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发展不好更不行”。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然而,2011年我省的小康社会总体进度不到80%,经济发展方面的实现程度仅为59.8%,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9和16.3个百分点,六大指标中有三大、23项具体指标中有10项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宁都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差距还更大,能否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是我们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今后五年如果不换挡提速、快马加鞭,2020年前的冲刺中就有可能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换挡提速是机遇所为。机遇面前,不同的作为效果截然不同。当前,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国内经济稳中有进,这为我们承接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新一轮改革酝酿兴起,各种扶持政策交叉重叠,这为我们先行先试、自主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特别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若干意见》等政策陆续出台,这为我们带来了集成化的倾斜政策、高密集的项目投资、全方位的产业扶持优势。面对这些宝贵的机遇,谁醒得更早、起得更早、出手更快,谁将占据主动;谁站位更高、对接更紧、落实更好,谁就占得先机。如果等待观望、亦步亦趋,就将错失良机、落后于人。

    在攻坚克难中探索“换挡提速”的新路

    推进发展换挡、增长提速,没有固定的模式路径可循,必须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就宁都而言,我们将紧扣苏区振兴发展这根主线,纵深推进“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壮大总量、集聚发展”战略,全力在做大总量的同时提升质量,在兼顾速度的基础上提高效益。

    大力实施项目大会战,增强换挡提速动力。充分挖掘“1+4”政策的内涵,全力做好国家水利部、人社部对口支援工作,充分调动各种力量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引进一批税源型、带动性的工业产业项目,推进一批功能型、标志性的城市基础配套项目,建成一批普惠型、公益性的民生社会事业项目,以大项目促进大投入、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重点实施总投资220亿元的49个工业和城建项目建设,加快南昌至宁都、宁都至安远、吉安至广昌高速公路以及鹰梅铁路、吉建铁路、吉永泉铁路建设,推进“小型堆”发电、风力发电、瑞金至宁都220KV输变电、长胜等6座110KV变电站建设,破解交通能源瓶颈,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大力实施两区大决战,夯实换挡提速支撑。坚持把园区和城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重点建设竹笮新中胜、长胜真君堂、青塘化工园等三大平台,做强矿产加工、轻纺服装、电子电器、食品加工和门业、物流、文化创意等 “4+3”产业,力争2至3年内建成5个年产值分别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将宁都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门业基地,打造中国“门都”。围绕赣州卫星城市的发展定位,大力推进以永宁新城、翠微新城为重点的城区建设,实施以竹笮、黄陂、长胜为重点的中心示范乡镇建设,做强以红色旅游、民俗文化、特色餐饮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将宁都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的中等城市。

    大力实施民生攻坚战,拓展换挡提速空间。紧紧围绕宁都与全国一道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目标,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民生,以民生扩内需、促增长。重点是加快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危旧校舍改造和低电压治理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优先解决民生突出问题。深入实施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计划,抓好65个国定贫困村整村扶贫工作,创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大力实施教育、卫生、住房、交通、社会保障等五个5亿元(县本级投入)的民生工程建设,改善广大群众子女上学、看病就医、交通出行、住房保障等难题。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推进平安幸福宁都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大力实施生态保卫战,提升换挡提速潜力。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宁都。利用水利部对口支援宁都县的机遇,全力建设水利能力示范县、现代水利示范县,做活“水”这篇文章。大力推进翠微峰等3个国家级和老鹰山等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创建一批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和绿色通道,做美“山”这篇文章。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绿色产业体系,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和节能减排责任制,坚决杜绝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不断巩固和强化绿色生态优势。

    在转变作风中强化“换挡提速”的保障

    事业成败,干部是关键,作风是保障。坚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根本准则,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以昂扬的状态、实干的作风,保障振兴发展换档提速。

    提振精气神。深入开展“唱响中国梦、提振精气神、聚合正能量”宣传教育和“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铭念党恩、激发热情、共筑梦想。大力践行“崇文、怀德、开放、致远”的新时期宁都精神,开展“翠微之子”道德模范评选,增强全县上下“热爱宁都、建设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深入推进“加快宁都发展,重塑宁都形象”教育实践活动,先行一步谋划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优化软环境。深入开展企业发展环境和不正之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重点治理行政审批、窗口服务、增加企业负担等突出问题,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政务环境。严厉打击敲诈勒索、强买强卖、阻工闹工等行为,打造依法办事、快速落地的施工环境。大力“治庸、治懒、治散”,加大明察暗访和督查问责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营造新风尚。大力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推进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全覆盖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注重在招商引资、信访维稳、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工作一线检验识别干部,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规定,旗帜鲜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贯彻执行《廉政准则》,以实际行动维护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作者系中共宁都县委书记)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四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