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2013年电影票房有望冲击220亿元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8日

    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截至目前,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经超过180亿元,远远超过2012年全年170亿元的总票房数,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有望冲击220亿元。

    在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高歌猛进的进程中,两个鲜明的特点引发业界热议:一是小片的崛起,《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这些中小成本的影片,在目前华语片票房排行榜上仍处于高位;二是“二线口味”的提升。相对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票仓,二线城市观众,对今年电影票房增长贡献在迅猛加大。

    小成本电影“群体崛起”

    提到2013年的电影,不能忽视的现象是,3000万元以下的中小成本影片接连交出令人惊喜的票房成绩单。相比较而言,华语大片在2013年被人记住的数量要少许多。于是,有人提出了中国电影长达十年的“大片时代”已经完结的说法,更有人喊出,“中国电影进入中小片时代”的口号。

    “就像被人一脚踹到了舞台上。”赵薇在谈到自己导演处女作《致青春》时,有些不知所措地感叹。投资不到3000万元,总票房7亿多元,这一成绩,让这位曾经跟“票房毒药”名称伴随多年的女演员,成为中国最卖座的女导演之一。

    据电影局发布的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统计,今年1月至9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642545万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955816万元,进口影片票房收入686729万元。而这其中,对票房作出贡献最大的还属于中小成本电影:投资3000万元的《101次求婚》,最终赚回票房1.92亿元;《北京遇上西雅图》投资不到2800万元,狂收5.15亿元票房;随后公映的《厨子·戏子·痞子》总投资在1000万元左右,换来2.7亿元的票房,也相当惊艳;投资2000万元的爱情片《分手合约》,最终也赚到了1.88亿元;而赵薇的《致青春》,更以3000万以内的投资赚回7亿多元的票房。同样属于中小成本的两部《小时代》,也合计收获了约8亿元的票房。

    与此相对应,2013年国产大片上映数量偏少,其中的国产大片《忠烈杨家将》遭遇了票房溃败,这也让影评人崔汀直接喊出,该片是“中国式古装大片时代的终结”。而中国电影“大片时代已结束”,也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

    电影工业仍需大片

    小片为何能够以小搏大?时间回到2012年的“五一”档期,包括管虎的《杀生》、杨树鹏的《匹夫》,一批青年导演拿着手中的中小成本电影,携手向好莱坞的坚船利炮发起反攻,最终却以沦为“炮灰”告终。仅仅一年时间,中国中小成本影片脱胎换骨了吗?

    对于中小成本影片接连发力,一位电影院线的负责人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观众的口味发生了变化:“今年电影风向好像转了,观众的口味也在改变,就像吃惯了鱼肉后要吃青菜,住惯了城里要去乡下,一夜之间银幕上充斥的主题满是怀旧、青春、回归。另外,现在电影观众逐渐年轻化,这些主题和口味适合当前的观众。”作为例证,《小时代》导演郭敬明更明确说过,电影的观众群在变化,如果还用上一代人的眼光拍电影会出问题。

    但中国的小片时代到来了吗?著名导演何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放眼世界,大片才是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的标志,国产电影仍然需要大片。《云图》等国际大片的制片人李少伟也说,中国电影要走出去,必须拍出高质量的大片。

    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称,中小成本片是华语电影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中国电影需要丰富的结构,一种类型难以支撑行业,不能说最近中小成本电影票房好就一窝蜂地拍中小成本电影。《画皮2》《十二生肖》《西游降魔篇》都是大片,国产大片确实起到了行业标准的作用。”王中磊还列举了一个事实,虽然2013年小片发力,但2013年到目前为止票房前三位的影片里,大片还是占据了两席,那就是票房12亿多的《西游降魔篇》和6亿元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