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8日
|
□吴云凯 特约记者赖於艳 文/图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石城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1亿元,累计增幅17.8%,其中7个月增幅列全市首位;2010至2012年,该县外贸出口业绩连续三年增长翻番,2013年前三季度,该县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91.58%,增幅列全市第一。
山区小县的外贸发展如何走上快车道?近日,记者带着疑问走进石城县一探究竟。
遍地撒网变有的放矢
在石城县美满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里,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轻按开关,成品纸尿片就从输送带上整齐快速地传出,工人们熟练地检查产品质量,整个车间秩序井然。“我们企业的产品主要面对欧美等海外市场。”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仅眼前的这条生产线,每年就可生产1亿片纸尿片,年前将启动第二条生产线的安装和调试,明年将实现产能翻番。”
从招商引资这个源头来促进外贸的增长和工业的进步,是石城县近年来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子,为此,遍地撒网的招商理念就不得不变。“以往我们是有商就招,而现在,我们注重择商选资,让招商引资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该县商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县提出“大项目”招商思路,根据县内产业和资源优势,筛选出一批像“美满”这样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或上市公司,在全县选择29个招商引资优势单位进行一对一跟踪对接。中航国际、大唐风力发电等实力雄厚的央企和华欣体育等一大批投资上亿元的外向型大企业纷纷落地投产。
有了龙头,如何舞好是关键。长期以来,企业“低、小、散”是石城县的一块“心病”。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县启动了矿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制造、现代轻纺电子、旅游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等5个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让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规模、集聚、辐射效应。目前,该县古樟工业园获批“省级矿山采选机械产业基地”和“台商创业园”,小松创业园获批“省级绿色食品(白莲)产业基地”,入驻园区企业超过80户。
传统产业变高新产业
山区小县发展开放型经济,有人戏称这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缺少发展空间是石城县发展的一只“拦路虎”。
矿山冶金机械制造是石城县传统优势产业,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顶峰时曾有70多家生产企业。近几年,设备老旧、技术落后的弊端日益突出,传统产业亟须求新思变。
“传统粗放的路子走不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本土制造’水平和竞争力是当下发展的关键。”石城县商务局局长陈标林说。该县围绕五大主导产业,与高等科研院校广泛开展校县合作、校企合作,以技术研发中心为平台,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集成和转化,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鼓励企业升级技改,从2007年起,该县每年还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企业技改创新、优化结构。与此同时,该县采取“扶持一批、争取一批、壮大一批”的方式,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石城县铭鑫冶金设备有限公司就是该县一家新型矿山机械制造企业,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该公司先后研制出了20多种新产品,获得5项国家技术专利。去年,该公司“年产3000套废旧家电综合处理成套设备技术改造”获得国家技改专项资金730万元。如今,矿山机械已经成为该县的出口“大户”,矿山机械设备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县的矿山机械企业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产值却比之前翻了好几番。
管理者变护航者
以往,石城的企业发展大多靠埋头苦干,外出“抛头露面”的机会少之又少,企业发展难以跟上时代步伐。今年10月,欣隆服饰有限公司、江西艺丰工艺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石城本土企业在县商务部门的组织下参加了第114届广交会,“石城制造”站上了国际化的大舞台。据了解,近年来,该县每年都会组织相关企业走出去参加展销会等活动,提高企业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想企业之所需,帮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石城县通过建立健全商务等职能部门与海关、商检、国税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全力为外贸企业的发展护航,营造出报关快报、商检快检、退税快退、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为外贸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该县还通过召开重点进出口企业座谈会、定期到企业走访调研等形式,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畅通企业与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并在出口信用保险、出口品牌建设、便利化通关等方面相继出台了相关配套扶持政策,促进了该县外贸出口稳步增长。
■编后
石城外贸能同比翻两番,基数相对较小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该县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直面问题,抢抓机遇。
问题在于工业基础薄弱和外贸土壤的贫瘠。石城县外贸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和原材料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很小。另外,企业缺乏国际贸易知识,难以自主开展国际贸易。目前石城的出口企业,大部分是本土企业或从福建转移过来的企业,福建转移过来的企业多数仍保留在福建出口,本土企业多年来保持着委托出口的思维定式,企业没有专门外销的相关人员,不熟悉出口业务,导致企业仍以间接出口为主,难以掌握贸易自主权。
机遇源于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带来的政策利好和开放视野。石城县抢抓机遇,一方面积极提升产业发展的承载平台,打造产业基地,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大型工业、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另一方面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提升具有传统优势的“石城制造”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相信只要牢牢把握“航向”,石城外贸一定能够有所为、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