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马志刚:只有全面改革 才能深化改革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9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适应,与改革步入攻坚克难重要关口的紧迫任务相适应,反映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愿望,乃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我国的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先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最薄弱的农村开始,逐渐向城市和工业企业推进,并由单项突破向综合改革推进。实践证明,这种渐进式改革可以降低改革阻力,有利于社会稳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把涉及政府职能等领域难度较大的改革任务留在了后面。

  今天,改革越向深层次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越来越要求对既有利益进行重大而深刻的调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也愈发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改革呈现出明显的全局性、综合性特征,实际上我们已经很难划清纯粹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或是社会体制的改革边界。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只有全面改革,才能深化改革。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在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包括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还包括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唯有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才能让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深化,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力量、释放改革红利,最大限度地激发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

  坚持全面改革,并不是要忽视重点突破。要看到,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最大实际,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也就决定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发挥其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目前经济体制在很多方面很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理干预太多。产能过剩、城市病严重、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保护等,很大程度上都与政府越位、错位或缺位有关。未来经济领域的各项改革,不妨都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把标尺量一量。

分享: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