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9日
“放眼全国,很难找到这样一块艺术的‘风水宝地’。” 著名油画家、中国上犹创意油画产业园创始人陈子荣在谈到为何选择在上犹建创意油画产业园时说。
深圳大芬村曾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商和艺术团队,被称作“中国油画第一村”。但如今,落户上犹的创意油画产业园却成了许多大芬画师的迁徙地。“我可没挖大芬村的墙角,只是带画师们回家,给他们搭建一个从技术走向艺术、产业的平台。”陈子荣诙谐地回应上犹“挖墙脚”的说法。
11月26日,记者走进江西省第四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上犹县创意油画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探寻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
我会竭尽一生把它做好
走进油画展厅,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壮观的风景画以及其他近百幅风格迥异的画作让人眼前一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美丽的油画,都是画师们来到上犹后创作的。
记者看到,两名画师正潜心创作一幅长10米、宽2米的《百驹图》,已经画了2个多月了,估计再有1个半月就能完成。来自广东的画师吴鸿凯说:“我是跟着陈老师一起过来的,比起深圳大芬村,这里的创作环境要好很多。”在展厅右侧,并排成叠摆放着即将出单的成品,记者细数后发现,大多数油画都是销往国外。据介绍,这里的油画是订单生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客户提供图样的定稿画,另一种是画师依据客户需要创作的设计画。目前画师们都在集中精力完成定稿画。
虽是定稿画,但画师们都会融入个性和情感去创作,以打造自己商标的担当去绘画。“这些画师大多是我的学生,或是我学生的学生。我对他们都比较了解,在分配任务时可以因人而异,在巡视指导、作品讲评时能因材施教。每晚的作品品鉴会,更是让他们在沟通交流中碰撞出艺术火花。”陈子荣说。
对陈子荣而言,不辞辛苦去建立一个创意油画产业园,是一个艺术家的情怀使然。“我如果想赚钱,画几幅画就好了。我创办这个创业园,不图钱,只想把油画产业当事业来做,我会竭尽一生把它做好。”陈子荣说。
带画师们向家乡转移
首期投资20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选在上犹落地,这令很多人不解。但陈子荣始终坚信,自己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陈子荣曾应邀在全国多地选址,按照起初的打算,90%的可能是选省会城市,最后却选择了小县城上犹,陈子荣说,是上犹秀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文化、便利的交通以及纯朴、厚道的客家人民和当地政府的诚意共促而成。
赣州文化资源丰富,不仅有灿烂的红色文化、宋城文化,更有浓郁的客家文化,上犹还有着独特的门匾文化和赏石文化。山环水绕的上犹有着原生态的景物,这是天然的美术素材。置身这样的环境,艺术家们更容易闲逸、平和,利于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是让陈子荣下定决心留在上犹的原因之一。25分钟就能到赣州黄金机场,通达国内外市场。
陈子荣说,油画产业的人脉在江西,在大芬从事油画产业的人60%都是江西人,有5000人之多。选在上犹,便于他们规模化回归家乡,创业、兴业。
近年来,上犹县文化招商氛围浓厚。据该县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张继茂介绍,目前,除上犹创意油画产业园外,该县成功签下投资20亿元的客家印象、投资6.6亿元的赏石文化城等项目,并正在洽谈客家匾业博物馆和风俗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
朝阳产业星火燎原会有时
创意油画产业园项目建成后,能积极承接深圳大芬、福建莆田、厦门海沧的油画产业成批转移。届时,产业园内3000余名从业人员可带动40余个相关产业、1600多家商户入园发展,预计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相关产业收入分别为20亿元、40亿元。
在陈子荣的设想中,上犹创意油画产业园将会是中部地区规模最大、起点最高、画种产品最全、管理最规范的油画产业园区。“听说我在上犹园区建了个创意油画产业园,很多国家级的大师同仁都说要到我这来搞创作,建立创作工作室。”陈子荣说。据他介绍,产业园还将与国内众多艺术院校合作,建立写生创作基地。众多著名画家的云集,无疑会吸引诸多画商、艺术家和相关行业的商家前来赣州发展。
不难想象,创意油画产业园在打造文化品牌、搭建艺术交流桥梁上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用陈子荣的话来说,上犹创意油画产业园是“星星之火”,必将推动赣州文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