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7日
|
本报讯 (记者余书福 实习生钟慧芳) 年终岁末,各种推销活动花样百出,市民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不良商家设置的消费骗局。这不,赣州市民魏女士就因为贪图便宜,结果花近千元钱从某家电推销现场购得一堆“废品”。12月25日,魏女士找到记者,说起自己上当受骗一事时,十分懊恼。
1
听信“美言” 众多老人上了当
魏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天,一邻居拉她来到赣州艺术剧院,说广东一家电商在这里举办产品推销讲座,参加者每人可领到一份礼品。听说有免费礼品赠送,自己就跟着去了,发现剧院里坐满了老年人。第一天魏女士领到了一个塑料脸盆,接下来的两天里,又领到一个塑料菜筐和一把菜刀。
讲座前几天,一名自称是广东五大电器有限公司的营销员,向大家介绍了热空气炉、真空养生节能锅等多款家用电器,并称这些电器“安全、环保、省钱”。介绍完后,营销员称此行来赣州办讲座,是因为公司准备在赣州开一家分店,为了打开当地市场,所以公司把一些高档家电以超低价格出售,凡购买了产品的老年朋友都可获赠一件家用电器,此外还能领取一张公司的会员卡,届时到分店购物将可享受超低折扣价。
魏女士说,她看到现场大家都纷纷抢购,自己也忍不住掏钱购买。她先花460元买了一台真空养生节能锅。后来,营销员又介绍说有一款能降血压的手表,每块只需260元,有高血压的老年朋友购买佩戴,不需服药即可降血压,魏女士花520元买了两块。随后,营销员赠给她一台多功能聚能灶和料理机,称赠品价值超过1000元。
12月23日,讲座结束时,营销员告知大家,称凡购买了产品者第二天早上来会场可领取会员卡。第二天早上,魏女士赶到赣州艺术剧院后,发现门口聚集了三四百名老年人,剧院大门却紧闭着。原先营销员声称举办15天的活动,才办了5天,商家却突然不见了踪影,大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更令魏女士生气的是,经过上网查对,她发现同款降血压手表网购仅需20元一只,当她打开赠送的料理机,把一个切成丝的苹果放进去榨汁时,却榨不出多少果汁,更不要说榨制大豆、花生之类的谷物了。
在赣州公园锻炼的数名老年市民告诉记者,有两三百名老人购买了产品,最多的购买金额高达3000元。家住文清路的肖婆婆也购买了460元的产品,结果到电器商场一查,同款产品只需100多元,拆开所赠送的电磁炉包装,里面一些开关标识是用纸粘贴上去的。
2
工商提醒:此类讲座勿轻信
随后,记者来到了章贡区工商局了解情况。该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开设这类讲座的商家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一般没有固定场所,三五天就换一个地方,一旦消费者受骗很难维权,对此工商部门也很难进行监管。这些商家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会提前安排相关人员上街派发广告宣传单,以赠送礼品或免费义诊作幌子来吸引众多老年人,实际上最终他们是在推销产品,尤其以保健类产品居多。该工作人员说,这些不良商家正是瞄准了老年人贪图便宜这一心理,同时老年人警惕性不高,辨识能力低,容易轻信对方。而这些商家所售的大多是假冒伪劣产品,甚至是“三无”产品,但在讲座会上,他们还会把这些产品冠以高科技、多功能,又以低折扣的价位和另赠礼品的方式推销。一些老年人以为捡到了便宜而掏钱购买,当发现自己上当受骗时,这些商家早已人去楼空。
工商部门提醒,年关将至,相关促销活动会越来越多,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是老年人,不要贪图便宜轻信此类流动讲座,以免上当受骗。如果购买产品,一定要向对方索要正规发票,以便于维权。
相关新闻
买个“CCTV车贴”
就敢横冲直撞?
本报讯 (钟先海 陈阳 特约记者钟元斐) “贴上‘CCTV车贴’,即使闯红灯遇到交警,也会没事。”最近,一款“CCTV车贴”在网上热卖,称其可瞒过交警,避免交通违章处罚。但交警表示,此类车贴不靠谱,司机切勿存在侥幸心理,交通违章行为照样罚。
“CCTV车贴”网上热卖
最近,一款“CCTV车贴”在网上销售火爆。一名网友称,贴上这个车贴后,有一次遇到急事闯了红灯被交警拦下,他自称是央视的,急着采访,让通融一下。交警只说了句下次注意,就让他走了。记者在某大型购物网站输人“CCTV车贴”等字样后,立即显示出了600 余种商品,其中印有“CCTV采访专车”“CCTV新闻采访”“中央电视台CCTV探索发现”等字样,款式、大小也是琳琅满目。
“央视采访车”现身街头
“我说呢,前阵子就在瑞金市绵江路看到一辆央视采访车。”市民小陈告诉记者,前不久她曾经在瑞金街头看到一辆面包车,挡风玻璃放着“中央电视台新闻采访车”的车贴,车后却贴着铝合金制作等广告,让她很是纳闷。
记者在央视官方网站获知,央视并没有配备专门的采访车,现在街上看到的贴有央视标志的车基本都不是采访车。
有车贴违章照样罚
贴“CCTV车贴”能否逃避交警处罚?赣州市交管部门一名钟姓民警表示,张贴某个车贴就能逃避处罚显然是不靠谱的。交警会严格按照交通管理法规执行,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非法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强制拆除、予以收缴,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两男假装免费送礼物
掠走村民上千元
本报讯 (张伦贺 特约记者周驰程) 近日,石城县黄某华、赖某生窜至该县珠坑乡塘台村以免费送礼物收取“诚意金”又当场返还的手段,在取得村民信任后,乘机携带“诚意金”潜逃。12月23日,石城县公安局珠坑派出所将黄、赖2人抓获归案。
12月18日上午,石城县珠坑乡塘台村过龙陂组来了2个男子,声称是“下乡搞宣传,给大家送礼物”,将村民们吸引到一辆华普牌小车旁。男子称交上1元“诚意金”领取卡片,凭卡片可抽到一个价值10元的景德镇瓷碗。于是,10个村民围拢上来,交了“诚意金”,有5人中了奖,中奖的人领到瓷碗,又拿回了“诚意金”。以这种方法,交400元“诚意金”,可抽取钢精锅一个并赠一个保温杯,又有4人交了“诚意金”。收到1600元钱的2男子称“要上车取保温杯”,便借机开车离开。村民见男子逃走方知受骗上当,于是向辖区派出所报了警。
接警后,珠坑派出所民警通过各路段高清卡口对周边卡口逐一排查,发现了可疑车辆,经循线追踪锁定犯罪嫌疑人黄某华、赖某生。23日,民警在县城一宾馆内将2人抓获。目前,公安机关对黄、赖2人分别处以拘留8日并处罚款1000元治安处罚。
骗子冒充领导谈业务
商家差点失钱财
本报讯 (记者喻晓佩) “一笔10万元的业务没做就付钱,还额外介绍业务我做,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12月23日,赣州市民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险被一名自称是“市消防支队领导”的骗子所骗的经历。
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从事的是印刷行业。12月22日,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赣州市消防支队后勤处的刘处长”,现要印制一批价值为10万元的书籍,因时间紧,拟先付款再提货,准备当天下午就过来签合同开支票。李先生听到这一消息后喜出望外。不一会儿,“刘处长”又打来电话,说因为天冷,部队急需一批帐篷拉练,为了省事,叫李先生先购买12顶,再一并开票付钱。他还告诉李先生一个卖帐篷的号码,叫他与其联系。此时,李先生虽然觉得不妥,但仍拨打了那个卖帐篷的电话。对方称厂家规定要款到发货,12顶帐篷一共是45600元,让他打到一个银行账号上。当天,“刘处长”多次来电催促李先生买帐篷。而当李先生坚持要先收到10万元印刷款再谈买帐篷的事时,对方便失去了联系。
就此,12月23日,赣州市消防支队一黎姓工作人员表示,经查,所谓的“刘处长”是一名骗子,该支队从未以此方式对外联系过业务。该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如遇到类似事件,可拨打“96119”核实反映,或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