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4日
“获得50个‘赞’,随机抽取2名小伙伴,任意国家免费签证;转发并集‘赞’满20个,赠送免费精细洗车;收集30个‘赞’,可在开业期间兑换电影票一张;收集30个‘赞’可获得30元某品牌蛋糕店代金券一张……”继微博营销后,商家又将目标瞄准了微信圈,视其为一个成本低且能迅速积累人气的互动营销平台,将朋友圈演变成为一种低成本的新型营销手段。
对此,有专家认为,在没体验商品或服务的情况下,为商家“点赞”,实际上缺乏公信力。此外,工商人员也提醒,网友为商家“点赞”已经构成消费行为,如果商家后续没有兑现,可能会涉嫌消费欺诈。
商家:低成本积累人气
这些商家是如何让微信用户做到逢“赞”必点的呢?记者打开了几条“点赞”广告发现,原来吸引用户的不是广告本身,而是商家通过“点赞”赠送的各种礼品。
1月8日,记者收到朋友的一条微信,她希望帮她刚发布的一个活动“点赞”。记者点开指定页面,发现是一个汽车网站的营销活动:只要关注商家的微信,并转发该活动到朋友圈,当“点赞”数满20个,赠送免费精细洗车一次(价值35元);转发并集“赞”满160个,赠送1000元消费券(不限任何消费,用完为止。)……
1月12日,记者根据这条微信中的联系方式,联系了负责这一活动的郭先生。他告诉记者,微信“点赞”虽然刚兴起,但其发展的速度却很迅猛,特别是大城市,很多商家都是通过这样的营销模式来宣传自己。“集赞洗车”他们也是尝试性地在做,至于营销活动的成本,活动还没结束,无法统计。但有一点他们感觉到了,就是这个活动的参与度远远超出了预期。
赣州市赞贤路一牛排店也推出了“你集‘赞’,牛排免费吃”活动,集满60个“赞”即可获赠秘制牛排一份,得到不少人的关注。该牛排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起先他也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没想到网民的参与度这么高。
记者了解到,赣州微信圈中的“点赞”营销活动频出,奖品从电影票、U盘、旅游到返现金等,五花八门,各商家活动规则基本一致,比如每个微信号仅限兑换一次,参与者要将收集的“赞”截屏保存并送至商家前台,经前台确认方可领取有关礼品,效果好的短时间内能获得数万关注度。采访中,大部分商家也表示,“集赞”活动仅为营销手段,一般而言,他们都会备注活动需知,将一些注意事项第一时间告知消费者,不会欺骗消费者,暗藏隐形消费,更不会泄露消费者信息。
网友:有人欢喜有人烦
家住赣州市南京路的阿黄已连续参加了五六家此类活动,感慨颇多。“商家那么多,关键在于筛选,我选择的都是实惠礼品,那些要积满一百来个‘赞’或不太敢相信的礼品,我不会参加。”阿黄透露,她收获的礼品还是比较实用的,有糕点试吃、电影票、保温杯、U盘等。“举手之劳,就能得到不少好处。”阿黄坦言,自己很喜欢这样的营销方式。
市民何先生前不久参加了虔城某汽车4S店的“求赞”活动,尽管得到了一次免费洗车,但活动后,他一直后悔不已。“到店后,他们要求登记姓名和联系方式,当时一心只想拿礼品,事后才发现自己的资料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4S店拿去了。”何先生说,以前他就经常接到各种骚扰电话和短信,这次不知道会不会也把自己的个人资料泄露出去了。
在记者调查的微信圈中,这几天同时在转发的“点赞”活动至少有五六个,对于这种营销方式,网友们的态度如何呢?
网友“七月小尘”说,“关注不需要任何成本,不要白不要”。她说,集“赞”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礼品去的,反正不需要投入,对于网友来说得到了实惠,对于商家来说,是一种低成本的宣传。
也有网友觉得这种活动不靠谱,甚至对此类活动很反感。网友“Troublelin”说,他最近频频收到朋友的“求赞”微信,虽然他对那些营销活动并不感兴趣,但最后还是碍于面子“点赞”了。
“每天一刷微信朋友圈,都是一片让你帮忙‘点赞’的。”在赣州某单位上班的网友“简单”觉得,给这些不知真假的活动“点赞”,已经成为一种人情压力。“我现在都好自觉了,不等他们叫,直接‘赞’。”网友“蒸不熟煮不透”吐槽说:“实在没办法,不点还有打电话来的……” 网友“happy艾黎”说,因为习惯了“点赞”,后来只要看见不管什么都“点赞”,前几天不小心一个失恋的也“点赞”了,被人骂了一通。
对于很多人来说,“点赞”营销打破了那种纯粹的、私密的朋友圈环境,毕竟想要获得礼品的那个人总是求爷爷告奶奶地去叫别人帮忙“点赞”,让人觉得颇烦,同时也有感觉上当受骗的。1月10日,家住赣州市八一四大道的王先生就对记者说,他好不容易在朋友圈里集到几十个“赞”,欲去领取某品牌蛋糕店代金券,没想到再次打开这个商家的页面时却显示:此内容被多人举报,无法进行查看。王先生说:“肯定上当了,免费帮商家做了广告。”
业内人士:盲目“点赞”不可取
“‘点赞’营销实际上就是花钱得好评。”赣州沃图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强生如是说。
谢强生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代理了上海“微客来”微信营销,专门帮助所需行业搭建营销平台,实际操作中,也代理好几个“点赞”的案例。他说,对于商家而言,在做“点赞”营销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微信上的好友类型上。如果你的微信上都是一群喜欢化妆品的好友,那么做护肤品的“点赞”活动传播效果才会最大,她们所辐射出去的人际关系传播纽带也最强,毕竟她们作为“点赞”活动的一个营销节点,起到扩散商家知名度的作用,在获得知名度后,提供后续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上也应下功夫。
如果商家只是为了传播自己而进行“点赞”营销,没有了解具体的奖品数量,没有把握好细节上的说明,如“奖品有限,先到先得”等,那么所造成的误会将直接影响这群微信好友对商家的直观印象,继而会影响到他们朋友圈中其他人对商家的印象。
对于网民自身来说,也应该先体验产品或者服务,然后再分享“点赞”,反之将会带有一定的欺骗性,也扰乱了公信力,因为真正的“赞”应该是通过好的产品、好的口碑来实现。
工商:“点赞”是一种消费行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参与“点赞”的网民,最关心的是商家和活动的真实性,例如集满“赞”之后是否能拿到奖品?
对此,章贡区工商局水南分局工作人员郭志远说,“‘点赞’是一种消费行为。”虽然网民没有付出资金成本,但是他也付出了劳力、精力和时间,实际上已经和活动商家建立了消费关系,如果商家最终没有兑现奖品,就涉及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
工商人员提醒网民,首先要仔细阅读活动规则,留意商家是否留下联系方式、兑奖电话和地址,能留下这些信息的可靠性更强;在赣州有兑奖地址的,可以向店方或商家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