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新年新房新希望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2日

2月4日,王德恕夫妇在新家张贴“福”字窗花接“春”。

一排暖色调高楼与古榕、江水相映生辉……在赣州河套老城区西津门外章江岸边,有个小区被诗意地命名为“春江花月小区”。其中,安置着章贡区郁孤台、八境台历史文化街区棚户区改造的100余户棚户区居民。

2月4日,正月初五,也是立春,记者在当地社区干部的陪同下参观了他们的新房新生活……

居住环境美如画

走进该小区,林立的高楼让人仿佛置身现代化大都市,电动车整齐停放在一楼架空层,每个单元安装有电动门禁,物业公司的新年问候贴示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门前的春联、“福”字喜庆十足。

“旧房换新房,这个年过得真舒心!”该小区七栋二单元居民刘长龄说。

原本住在田螺岭的刘长龄领着记者参观了他的“江景房”。电梯直达,三室两厅的房子南北通透、布局合理;站在阳台凭栏远眺,章江水奔流而去,两岸风景尽收眼底,江面不时飞起几只白鹭,更是平添了几分生机。

刘长龄以前住的房子是红砖房,面积只有70多平方米。“这几年,家里成员逐渐增多,房子小容不下那么多人,春节都在外面过。”他说:“现在好了,这套房子的面积总共是130多平方米,子女们回来都有住的地方了!”

2013年,刘长龄一家所在的棚户区地块列入改造范围,涉及992户居民。政府一方面拿出地段好、风景美、生活便利的现房直接安置私房户居民,另一方面以每平方米1850元的价格让利于单位(企业)自管公房的居民购买保障性住房,而一些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则直接住进廉租房或公租房。

身份转变正当时

从刘长龄家出来,记者又来到原赣州市上丝竹巷7号居民王德恕的新家。

王德恕正在将刚剪好的“福”字贴到窗户上,说当日是立春,要红红火火喜“接春”。

招呼记者坐下后,王德恕说:“原来住的老房子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由于是木质结构瓦房,经常漏风漏雨,而且还发生过火灾,每天住着都提心吊胆,我们早就盼着改造!”

住房条件的改善让王德恕一家高兴不已,生活方式的改变更让他们感到身份的转变。在王德恕的家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家里还装上了无线宽带,每天都能通过平板电脑和远在深圳的女儿进行视频聊天。

“煤球变天然气,烧水洗澡改热水器淋浴,以前一天忙三餐,现在饭后带着外孙在江边散步。这才算真正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说到这,王德恕笑得合不拢嘴。

老家变身新景区

王德恕和刘长龄告诉记者,春节这几天,他们有了一个旅游休闲的新去处,那就是他们的老家、现在的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

“我们的老房子经过修缮,已经大变样,真正融入了历史文化街区,如今也是城市里的一景呢!”王德恕颇为自豪地说。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在春江花月小区,一户户棚户区百姓和王德恕一样,新年新家有了新希望。章贡区棚户区改造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区自2011年启动棚户区改造以来,已经完成了15个地块的改造;去年一年即新启动18个地块的改造,惠及棚户区群众6000多户。

(刘寅超 章璋 记者谢东琳 文/图)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