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机构>> 赣州银行业>> 赣州银行>> 新闻动态 >> 正文内容

浓浓客家意 深深红土情
——赣州银行品牌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作者:谢贵芳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9日

    编者按:近年来,我市立足实际,着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赣州银行积极融入,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坚持服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加快推动转型发展、稳健发展、创新发展,打造了赣州本土良好的金融品牌。本报从今日起推出《赣州银行品牌建设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一个企业,一定有一个主色调,有一个内在的灵魂。这是企业的根基,是企业独特的个性和特质。

    在赣州银行采访,我们感受到了这种鲜明的特质。这个企业深深扎根在赣南这片土地上,用耀眼世界的那片红色作为自己的主基调,怀着对红土地的深沉大爱,怀着对客家人的朴实情怀,抒写了一个老区银行的青春亮色。

    把“苏区精神”刻入“精神体系”

    春天,叶坪红军广场,革命烈士纪念塔前。松柏掩映,苍翠如洗。近百名党员干部肃立、默哀、鞠躬、敬献鲜花,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这是赣州银行加强员工教育的一个镜头。作为扎根在赣南的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赣州银行明白,其精神体系里最宝贵的财富,就在脚下这片红土地上。

    这片红土地,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无尚荣光。当年,赣南苏区33万人参加红军,60余万人支前参战,有姓名记载的烈士达10.82万人,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以上赣南籍烈士倒下。

    这一片红,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这28个字,成为中国革命精神体系里一道耀眼的光芒。

    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什么比革命先辈用青春和热血浇铸的苏区精神更为宝贵的财富呢?赣州银行从成立起,就把红色作为企业的主色调,把苏区精神刻进企业的精神体系,以之引领发展、固本强基。

    他们将这片红色直接烙在了其LOGO上,烙在了近2000名员工的心上,“长征公务卡”、“长征万家卡”、“苏区新房贷”……一个个红色的产品,带着炽热的情怀,走进千家万户。

    他们更将这片红色烙在了全身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坚持服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从城市建设到工业产业,从农业发展到民生福祉,从重大项目到重点企业,从城乡统筹到土坯房改造……赣州银行总是率先融身其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累计提供信贷支持1000多亿元,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特别是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该行积极策应,主动融入,迅速制定信贷计划,安排数十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产业发展等,并及时开发了“苏区新房贷”贷款业务,有力支持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

    浓浓的红色文化,深深的苏区情怀。近三年来,赣州银行累计纳税10.35亿元,年均纳税额达到3.5亿元。2013年实现税收4.14亿元,为地方财政作出了重要贡献。

    把“客家文化”写进“企业家谱”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大规模的迁徙。一批批中原子孙扶老携幼,别黄河,越淮河,渡长江,溯赣江,在赣南落脚谋生,繁衍生息,孕育了一个庞大的客家族群,让赣州拥有了一个美丽的标签——“客家摇篮”。

    在漫漫迁徙的过程中,客家人形成了勤劳刻苦、开拓进取、善良淳朴、诚信正义的客家文化。作为扎根在客家人主要聚居地的法人金融机构,赣州银行从成立起就赋予自己“客家”的特质,把“客家文化”写进“企业家谱”,与自身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确立了打造“区域性知名品牌银行”的战略目标,致力于为客家人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金融服务。

    在其机构发展上,人们看到这样一种清晰的脉络。继在赣州18个县(市、区)实现了机构全覆盖之后,该行瞄准客家人聚居的海西经济区,将机构延伸到厦门。同时,将机构往吉安、萍乡、新余、宜春、南昌等周边地市延伸,分支行总数达到66个。

    在其产品体系里,人们感受到这样一种浓浓的客家情结。该行围绕客家群体,创新了“客家灵”、“客家盈”、“客家宝”等系列授信产品,“六宝”个人贷款系列产品,“金瑞香”、“财富涌金门”等理财系列产品,开发“客家系列”业务达100多种。

    在其开展的各项活动里,人们感受到这样一种倾情关爱。近年来,该行开展了“爱心助学,感恩社会”等一系列大型公益活动,为贫困学生、困难群众、挂点村组、中小学校等捐资2500多万元,树立了客家品牌银行的良好形象。
 
    “苏区精神”与“客家文化”交相辉映

    “苏区精神”与“客家文化”交相辉映,给赣州银行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

    该行成立之初,人心涣散、资不抵债、亏损严重,参加筹备商业银行的6家城信社累计亏损高达8000多万元,不良资产高达11.5亿元,占总资产的69%。

    面对重重困难,赣州银行人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打响了一场场艰难的战役。

    为了清收不良资产,总行领导发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往返北京、上海、广州、南昌、武汉等地,行程逾百万里,硬是将高达69%的不良资产率下降到了0.23%,使资产质量达到全国银行业良好水平,创造了不可思议的传奇。

    为了确保信贷、财务、统一监管报送系统和数据仓库等信息系统按时上线,上百名科技、业务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日以继夜,不间断地开发和测试系统功能等,用忘我的工作激情和执着的拼搏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乐章:林鸿玲为了工作,放弃了新婚假期;罗毅为了系统上线,推迟了婚假;余琼、巫敏霞、钟群顾不上家,只好把孩子寄托给年过半百的父母;谢文君加班加点,托付家人照料怀有身孕的爱人……

    为了规范员工行为,推进稳健发展,该行全面开展“合规经营年”活动,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增补制度80个,修订制度113个,并提炼、梳理“高压线”13条,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狠抓规范管理,严格责任追究。今年以来,已对行内13名人员、1个机构给予问责,进行了严肃处理,有效地增强了员工的合规意识,提升了员工执行力。

    依托“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赣州银行构建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打造了一个良好的金融品牌,实现了健康持续发展。全行资产总额从成立之初的17亿元增长到668亿元,增长了38倍,荣膺“中国银行业星级服务机构”、“中国城商行最具竞争力十大品牌”等称号。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