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徐 达:“驰名商标”该隐退了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8日

  “中国驰名商标”,这个曾让众多企业趋之若鹜的金字招牌,今年将有重大变化。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商标法》明确禁止生产者、经营者用“中国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

  有人质疑,当“驰名商标”不能用于产品广告宣传,其作用和价值将大打折扣。但是,无论是“驰名商标”设立的初衷,还是其后在市场运行中的效果,都已表明“驰名商标”不宜频繁出现在商业活动中。

  一段时间以来,市场经营者把“驰名商标”作为荣誉称号和宣传手段,使其逐渐变味儿。部分企业甚至通过弄虚作假获取“驰名商标”,以利于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博得更多消费者青睐;一些地方政府将辖区内有多少“驰名商标”作为政绩,为此不惜重金奖励;一些评选、认定机构则通过各种手段,借机进行权力寻租。而大多数消费者无法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基本是看广告、认牌子消费。种种因素导致“驰名商标”泛滥,在误导消费者的同时,也破坏了市场环境的公平性,损害了公权力的信誉。

  实际上,优质品牌产品之所以优质,不仅在于其良好的服务、严格的质量保证等,还在于其历经多年市场磨砺并不断创新品种,而这些内涵绝非一纸“驰名商标”所能涵盖。从长远来看,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不应把“驰名商标”等当作招牌,而应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用户感受,增强核心竞争力。(经济日报 徐 达)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