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2日
“今后一定更加注重道德信誉,争取获得更高的文明信用指数。”4月14日上午,见到安远县孔田镇高屋村村民高海峰时,他正在猪栏里打扫卫生,话语里透着几分骄傲。
凭着好口碑,今年35岁的高海峰在元月初被评为“文明信用农户”,取得10万元的信用贷款,扩大了养猪场的规模。“原来把全部家当加起来也只能贷5万元,现在讲道德就能贷10万元。”
可村民高承文却没那么幸运。因不照顾老母亲,他被评为“道德欠佳家庭”,不仅饱受舆论压力,还无法靠道德信誉获得信用贷款。如今,高承文正积极进行道德“补课”,善待老母亲并注意维护自身道德形象。
两位村民的改变,缘于村里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的开展。
自2005年开始,安远县针对农村在赡养父母、邻里关系、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各乡镇开展“文明信用农户”评比活动。被评为“文明信用农户”后,无需任何抵押担保,即可在农信社获得2万元至40万元不等的信用贷款。通过这种正向激励机制,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文明行为在安远县农村成为一种风尚。
在高屋村村委会办公室门口,一张公布“文明信用农户”的道德榜特别醒目,村民们的文明信用指数如何一目了然。“有了评比公示这个环节,大家都会比一比。”高屋村村干部高小平说,村里每年都会对每户家庭的道德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形成“道德榜”上墙公示。
“道德榜”的公示激发了村民提升自我道德意识的积极性。原来高屋村村民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个别村民游手好闲等情况得到改善。一时间,村民们时时盯着“道德榜”,很在意自己的信用状况和道德品行,人人争当先进,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村民们在比学赶超中,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在高小平看来,现在村里的工作好做多了。高屋村过去村党组织涣散,村里开个会、出个义务工,村民们都不积极。农闲时不少村民总爱扎堆打麻将,扯闲话、道是非。如今人心齐了,邻里和睦了,矛盾纠纷少了,民风村貌变了,远近闻名的“脏乱差”村成为了文明和谐的富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