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满目苍翠满城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30日

   

 全南县城绿意盎然。 李广 摄

    天龙山绿浪翻滚,杜鹃花姹紫嫣红。桃江河绿柳拂堤,舟泛湖面鱼翔浅底。

    春末时节,笔者走进全南,徜徉在青山绿水间,遨游在山水画卷里,感受生态醉人美景。

    A

    从“植绿”到“泼绿”,城乡阡陌绿意盎然

    行走在全南县桃江河畔,处处是香樟、垂柳、草地,绿色的城市底色在蔓延。

    从星星点点的“见缝插绿”,到大规模的“规划建绿”,从精管细护的“植绿”,到大手笔的“泼绿”,全南县围绕“生态立县”战略,扎实推进“打造赣南绿色生态屏障”工程建设,把城区绿化、乡村绿化、通道绿化作为重点项目来抓,让群众开窗能见绿、出门可赏绿。

    为了实现城乡皆绿,全南县采取乔、灌、花、草相结合的方式,点、线、面、空全面铺开绿化建设,重点突出道路沿线、绿化带、广场、公园、家庭庭院等绿化建设,逐渐形成完整的绿地网络系统。科学安排各类绿色空间,对重点公园绿地和主要道路精雕细琢,形成“一点一品、一街一景”的特色,对居住小区和单位庭院依形就势,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逐步提高绿化质量。

    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2013年,全南县实现绿化造林3.2万亩,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96平方米,全县绿化覆盖率达82.51%。

    借“山”造势,依“水”聚气。现在,全南县正日益成为赣州、珠三角地区及港澳台地区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B

    从“种绿”到“享绿”,绿色生活清新惬意

    每天早上,来到绿树掩映的桃江公园里弯弯腰、踢踢腿,成了全南县街心花园谭大爷每天的必修课,他说:“在青山绿水间有如此好的锻炼去处,身体自然更硬朗。”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全南县一方面通过重点工程提升宜居城市形象品位,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工程的建设力度,投入2亿多元实施了梅子山公园改造、弟子规公园、桃江公园和湿地公园新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另一方面从城市道路、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方面着手,建设生态环保设施,对环城公路、滨江路等重点道路增设中央隔离、行人隔离护栏,投入8000余万元,建立起全自动污水处理厂,以及在城郊建起生物化垃圾处理场,优化城市功能,改善市民生活条件。

    环境是一个循环系统,全南人深知,只有城乡共“绿”,才能青山长翠,碧水长流。

    为加速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全南县在9个乡镇65个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设点全部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同时,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引导农民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有机可降解垃圾和惰性垃圾,走出了一条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低碳环保之路。

    同时,全南县以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为契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南迳镇大田村土坯房改造点,只见山上松杉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下瓜菜飘香,一座座造型别致的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家家建有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门前果树成荫,屋后田园播绿。如今,全南县许多村庄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绿色产业发展、群众生活美满的文明新村。

    C

    从“损绿”到“护绿”,绿色工业生机勃发

    如今,走进全南县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看不到滚滚浓烟,闻不到刺鼻的气味,找不到堆积如山的废渣。相反,园区道路整洁宽阔,企业生产管理井然有序,生产车间整洁明亮。现代化的厂房俨然绿色美景的主角。

    在工业生产建设中,全南县始终坚持“开发未动,环保先行”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执行“绿色门槛”制度。建立包括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考评体系,向绿色经济要GDP,积极提升产业层次,让资源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引导企业向技术水平高、就业前景好、税收额度大、土地集约利用、能源消耗少的方向转型。

    同时,全南县严格项目环保前置审批,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先后否决了20多个污染严重的招商项目,将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30多家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今年1月至3月,该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35亿元,同比增长19.31%;完成工业增加值3.2亿元,同比增长8.5%。

   为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全南县促使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污染低排放,引入环保审计,对废弃物要按照可循环、可交换的原则,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据悉,2013年,该县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230吨、氨氮60吨,较好地完成了减排任务。如今,该县城区每年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327天,空气质量达国家标准二级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达Ⅲ类以上。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关平 黄伟玲 谢海燕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