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5日
2013年9月起,国家卫计委对口支援于都县。乘着对口支援的东风,于都县引进了一批医药、医疗器械、计生保健企业,医药健康产业大县的版图逐渐拉开框架。不过,尚在发展期的于都医药健康产业,也遭遇了土地、资金、招商等方面的瓶颈,期待各方给力,破茧成蝶。近日,记者走进于都,探究该县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之路。
现状:大型企业不多 发展前景广阔
厂房整齐干净,配套设施齐全,这是近日记者来到江西华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后,留下的第一印象。
据了解,该公司主要生产医用留置针,占地120亩,年产值1000多万元。前几年,该公司所生产的医用留置针80%出口至委内瑞拉、中东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大,该公司积极调整市场方向,逐渐增加国内市场的销售份额。
“国内市场,特别是赣南市场需求日益增大,给我们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们正在加紧拓宽销售渠道,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都县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达成销售协议,每年销售留置针约30万支。”据该公司总经理陈治介绍,拥有900多万人口的赣州,医药器械市场非常广阔,这也给本土医药健康企业带来发展良机,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同样看中于都潜力大、人口多、政策优势明显的,还有江西天琢药业有限公司、赣州市宇航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江西天琢是今年1月引进落户的企业,计划投资3000万元,涉及药品采购、流通、销售等领域。赣州宇航是赣州市首家生产I类、II类病房护理产品及器具设备的民营科技企业,年产值5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于都县大型医药企业不多,产业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但该县交通便利、政策红利凸显、劳动力充足,加上国家卫计委的大力帮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如今,该县正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命科技园、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等医药产业项目,进一步形成集科研、生产制造、销售流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困境:形成产业集聚 需跨三道门槛
《赣粤闽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中提到,“推动于都建设卫生计生医药产业聚集区域”。借助国家卫计委对口支援的东风,于都在医药健康产业建设之路上的步子迈得铿锵有力。不过,尚在发展中的于都医药健康产业,也遭遇了用地、资金、招商等方面的瓶颈。
引凤需先筑好巢。在医药产业建设上,于都遇到的第一个瓶颈就是用地。
扛着“打造卫生计生医药产业集聚区域”大旗的于都县,已在规划并着手于都县人民医院新区、县妇保院异地新建整体搬迁、精神病专科医院等的建设,医院建成后,将有效刺激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
“由于医疗产业和医院建设项目用地尚未完成征地拆迁,所以会影响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完成。此外,在工业园,医药产业企业用地指标不够,致使许多有意向的医药企业无法落户于都。”对医药健康产业面临的发展瓶颈,于都县卫生局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用地方面存在的困难。
除用地外,资金缺口也是制约于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以建设于都县人民医院新区为例,该院新区建设内容包括门诊大楼、住院大楼、医技大楼、康复大楼、行政及后勤大楼等,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资金及自筹。“8亿元不是个小数目,这个项目可以说是个大手笔。虽然有资金支持,但是地方上也还需要自筹资金,这项工作难度很大。”于都县人民医院院长曾渊平说。
摆在于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道路面前的另一块大石头是招商难题。目前,于都的医药健康产业,存在着科技平台不高、营销网络不够健全等问题。
“我们公司专门生产一次性医用无菌手术垫,技术含量不高,准入门槛很低,一些小作坊式的公司,也可以凭低廉的价格、劣质的原料和我们竞争。”赣州港都卫生制品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长康芹说。她的话,反映了目前于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困惑,技术含量低的企业易遭受来自市场的压力,而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则因科技平台搭建不是很完善,科技人才聚集力度不够,而难以引进。
突围:借助政策东风 打造产业大县
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困难重重,但国家卫计委对口支援、《若干意见》出台、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先行先试、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等政策叠加优势,让于都医药健康产业,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项目建设是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我们想以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园、精神病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等项目建设为契机,在国家卫计委对口支援帮扶下,吸引大型医药企业、医疗器械设备公司落户,带动形成于都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域。”于都县卫生局长潘毅说。
目前,于都县正在积极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该产业园拟规划面积500亩,用于引进国内大型医药、医疗器械设备、计生保健等企业集团,形成集科研、生产制造、销售流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卫计委支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落户,并对已落户的江西华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实行重点帮扶,大力发展以胶囊等中成药为主的现代中药,以及天然优质保健品、医疗器械、计生用品等新兴医药产业。
除项目建设外,于都县还在延伸医药健康产业链条上下工夫。依托贡江新区三级综合医院、妇保院整体搬迁建设及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于都县采取北上南下、左横右连的招商策略,吸引全国知名医药企业落户,引进一批所属行业的大企业,带动医药健康产业链的繁荣,实现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结合铁山垅气候环境好、绿化率高、空气清新的天然优势,于都县正在争取将铁山垅卫生院打造成一所老年康复医院,即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
目前,于都县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已纳入国务院《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在享受于都县用地、收费、财税、用工优惠政策的同时,享受国家级、省级的优惠政策。该县还组成县招工督查工作组,具体负责招工任务的落实和督查,常年协助企业招工。同时,该县切实简化企业审批程序,由各相关部门专人协助办理企业相关行政审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