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9日
时下,在龙南县城乡,郁郁葱葱的果园,错落有致的新房,脸上挂满喜悦的农民……这一切,透出一股幸福正能量,正是党员干部聆听诉求让群众满意起来,基础设施改善让群众幸福起来,龙头产业引领让群众富裕起来。
聆听群众诉求,让群众满意起来
【镜头】“群众最企盼的就是干部多给我们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带领我们把路修宽、把水圳修通,让村民都能过上小康生活……”近日,在龙南县渡江镇政府会议室,来自该镇的5名群众代表登上讲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群众观念”为主题给在场的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党课。
【背景】在服务民生、倾听民意工作中,渡江镇改变以往“党员干部台上讲,基层群众台下听”的模式,邀请包括退休老干部、种养大户、贫困户等在内的群众代表,组成“学习教育活动党课讲师团”,给该镇的党员干部们上党课。通过群众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对产业发展的期盼、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的建议,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点和责任意识,让党员干部们真正了解百姓心声,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
【感言】面对面倾听群众的真实想法,才知道矛盾纠纷在哪里、群众的困难是什么。龙南县党员干部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使解决群众的问题更有针对性,让今后的工作更加切合群众需要。
改善基础设施,让群众幸福起来
【镜头】在龙南县桃江乡窑头大桥上,运送红砖、水泥等建材的车辆往来穿梭。“以前进出村里只有一座又旧又窄的铁索桥,别说车,就是过往行人也得小心。建新房需要红砖,从砖厂到铁索桥有十几公里,每块砖要花3分钱,从铁索桥到建房地不过500米,却又要花上5分钱。”近日,窑头村民钟燕珍说起村里的变化,深有感触地说,“如今水泥大桥建好了,建筑材料能直接运到家门口,建起的新房子越来越多了。”
【背景】基础设施建设是构筑民生幸福的根基。近年来,桃江乡以服务农村事业发展为重点,围绕打造“秀美乡村 和谐桃江”,积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功能配置。通过招商引资、向上争资、群众筹资等方式,先后开启了“万人千吨”集中供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以及村组道路硬化建设等基础设施,加强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资源的均衡调配,一个个实打实的举措让普惠的“幸福阳光”更多地照进了百姓的家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提升生活质量。
【感言】民有所需,政有所为。今年以来,龙南县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房、上学、就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下大力气办好惠民实事,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发展龙头产业,让群众富裕起来
【镜头】在龙南县程龙镇的程龙温泉旅游度假村项目建设现场,绿树掩映下,工程运输车、压路机来回穿梭作业,从龙小线直通度假村的公路初见雏形。“工地上的工人好多都是我们当地人,现在每月能有2000元收入。”在工地做工的龙秀村村民钟仁忠笑嘻嘻地说:“听说度假村建好后还能提供几百个就业岗位!”
【背景】“桃江河水碧波荡漾,千年古树相互映衬。”程龙镇的秀美山水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慕名前往,守着美景如何加快致富,成为当地面临的课题。近年来,程龙镇提出把加快旅游业发展作为加速镇域经济转型跨越的重要举措,投入巨资大力推进以程龙温泉为龙头的项目建设,进一步整合开发千年古树群、“十里”桃川生态旅游项目等资源,同时调整和优化该镇的传统农村产业结构,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预计程龙温泉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为当地提供200余个岗位,项目建成后,将为附近村民提供固定就业岗位300余个,并进一步带动商业、餐饮业等服务产业的发展。
【感言】让群众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龙南县积极贯彻落实“把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核心增长极的支柱产业”的总体要求,依托乡镇优越生态资源、绿色产业等,以打造“生态乡村、绿色家园”为目标,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