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2日
近日,笔者来到落户会昌县氟盐化工基地的赣州亚泰钨业有限公司,只见APT(仲钨酸铵)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抬料出料,坞粉车间内技术人员则在安装调试机器。该县九二基地办副主任刘林华告诉笔者,亚泰钨业公司总投资4.8亿元,占地113.5亩。该公司综合利用钨废料项目于2012年10月动工,2013年12月开始试生产,从动工到试生产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开创了该县规模以上企业开工投产的新速度。
以前规模以上企业开工投产至少也要两年时间,为什么亚泰钨业能缩短一半的时间开工投产呢?该公司副总经理林建说:“这与政府的优质服务是分不开的,项目动工到投产期间,办理手续一路‘绿灯’,遇到问题,相关部门干部也都及时帮忙解决。”据了解,该公司兴建的综合利用钨废料项目主要从全国各地回收钨废料并从中分离钨资源,预计每年可产1400吨超细碳化钨粉及500吨硬质合金棒材。如今,一期工程已投入资金2.3亿元,可实现年产API2000吨,产值3亿余元。
其实,在选择落户会昌之前,亚泰钨业已经和其他地方签订了意向协议,有感于会昌县招商干部的诚心及该县优越的投资环境,公司负责人最终决定将公司落户会昌。“因为地处江西省氟盐化工产业基地,毗邻九二盐业30万离子膜烧碱项目,公司可充分利用离子膜烧碱项目剩余的氢气资源,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可全面享受到基地现有的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林建说。
为了让项目早落地早开工,会昌县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在解决“围墙内”建设问题的同时,还积极帮助企业处理了一批影响企业发展的“围墙外”的矛盾纠纷。
宣讲政策、代办项目、安评环评、用地办证……几乎每天都有挂点领导和责任单位干部在亚泰钨业帮助协调建设和运营等工作,遇到问题,在第一时间帮助解决。
说起从项目动工到投产期间会昌县对企业的帮扶,李建记忆犹新。他告诉笔者,去年5月份,项目正处于基础建设期,公司将基础工程发包给工程队,并按合同付清了建设资金。由于工程队拖欠工人工资,工人便找到企业负责人理论,影响了项目的进展。该县九二基地办干部了解情况后,联合该县劳动就业局主动协同企业调解施工单位的矛盾和劳资纠纷,使问题迅速得到妥善解决。当项目进行到试生产阶段时,由于企业用电需求量大,原有的线路已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负荷,该县分管领导为此多次召开协调会,不仅为企业重新规划设计了用电线路,还投资400万元专门从九二基地变电站拉了一条高压线到公司,并安装了3台变压器,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彻底解决了企业的用电难题。
近期,企业生产急需硫酸、盐酸等化工原料,如不能及时供应,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正在企业走访调查的挂点领导知道情况后,马上安排有关部门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缩短相关材料的审批时间。“正是政府对企业的厚爱,才使得整个建设过程基本上没遇到什么障碍,为企业节约了成本。”该公司行政办公室主任曾宪跃感慨地说。
有了帮扶单位及干部的热心“跑腿”,投资客商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也进一步提振了发展信心。曾宪跃说,公司非常重实干,发扬与时间赛跑的精神,每天至少安排一位副总经理在现场调度指挥抓生产,和工人一起睡在工棚,和大家一起吃在工地。目前,该公司正谋划在2015年初开始第二期工程的投入,生产硬质合金的初坯棒材,工程全部完工后,将实现整个钨产业链的综合利用回收,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