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赤坎人的小康梦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6日

    宁都县小布镇赤坎村有多处红色遗迹。近日,记者踏上这片红色土地。

    触目所及的是一片经历了岁月洗礼的红色旧址,这是赤坎村的魂。村里许多房屋保持了砖瓦结构的旧貌,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宣传画和标语,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红军战斗生活的场景。

    沿水泥村道前行,座座古老的宗祠分别是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中央军委成立旧址……

    随行的村党支部书记温永平自豪地说,这里是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

    特殊的红色情结绵延至今,已然镌刻在每一位村民的心里。朱德旧居“邱屋”没有专业的讲解员,也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却住着一户人家,几十年来,历经三代人,一直默默地守护着这里。

    屋子现在的守护者熊兰亭今年68岁。墙破了,他修;屋顶漏了,他补;砖松了,他砌;地脏了,他扫。他说:“我是烈士家属,当年是共产党解救了我们,我做这些就是为了报恩。”

    革命旧址不仅是历史留给当代的遗产,也是当代留给未来的遗产,赤坎村积极保护、全力修缮革命旧址。修缮一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苏区中央局旧址,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观学习,增添了许多生机。

    山上一望无垠的绿色,是赤坎村产业发展的新符号。温永平说:“这里不仅盛产茶叶,还拥有丰富的林木和生态旅游资源。借助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我们正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带动生态乡村旅游。”

    小小一片小布岩茶,先后荣获国际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等称号,成就了村民们的小康梦。52岁的村民熊洪平去年种植了七八亩茶叶,年收入逾2万元。而5年前,他还是村里的贫困户。

    更大的吸引力,来自国家的扶持政策。2012年6月28日,扶持小布岩茶生产写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小布岩茶叶正香溢全国,引领着更多的村民在小康道路上阔步前行。

    对绿,村民们有一种本能的呵护,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敬仰。这里的人护林成风,乡村随处可见护林标语和护林员的身影。因为他们深深懂得,没有这片青山,就孕育不出这富民兴业的茶叶,就吸引不了五湖四海的游客。

    太阳渐渐西斜,记者在下山途中遇到了广东游客张先生。他高兴地说,绿色生态是最时尚的追求,红色旅游是最永恒的追念,来赤坎村真是不虚此行。

    名声渐起的赤坎村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村民黄家福开的“农家乐”接待了一拨又一拨的游人。

    好山好水也能产金银。山里的村民,山外的游客,距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近过。扑面而来的“山水经济”,让赤坎村村民的喜悦来得有点突然。

    赤坎人的小康梦,就在这红色传承和绿色发展中放飞。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廖海峰 记者曹友春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