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6日
|
||
|
||
|
||
|
||
|
||
|
千年梅关古驿道,雄关屹立,梅花盛开,苏轼的“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州”犹在耳旁,《梅岭三章》的革命绝唱还在梅岭回荡;徜徉在国家AAAA级丫山景区,百果飘香、竹涛阵阵、飞瀑如画,令人忘却城市的喧嚣;牡丹亭文化景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似醉在《牡丹亭》的爱情梦境……传统文化气息和现代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在这里交集,大余奏响了一部和谐发展的乐章。
这里有“南控百粤,北挹三江”之称,地处章水之滨、五岭之首,是江西的西南大门,为赣粤两省的交通要道。这里属江西省旅游资源大县和全省24个旅游重点县之一,辖区内有6大景区、128处景点景观、1个国家AAAA级景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 该县旅游总收入和全年接待人数由2010年的4.33亿元和62万人次跃升到9.15亿元和135.8万人次,三年间实现了翻番。
1
新思路
大余被誉为中国钨业的开山鼻祖和中国钨业发祥地,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正面临资源逐步枯竭的严峻形势。旅游业,成为该县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战略突破口。近年来,该县坚持“旅游活县”发展战略和“发挥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发展思路不动摇,围绕把大余建设成为珠三角、港澳地区的旅游休闲后花园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深挖牡丹亭文化、理学文化、梅文化、钨文化等多元素文化底蕴,全力打造历史文化、生态养生、爱情民俗和工业体验四张旅游名片,使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此,该县持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红色旅游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旅游活县建设的实施意见》(送审稿)等政策文件,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和宣传推介,大幅度增加旅游投入。同时,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旅游重点项目实行“一名县领导牵头、一套政策扶持、一支队伍服务、一笔开发经费跟进”的工作机制。
2
新蓝图
大余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但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旅游业底子薄、起步难。大余旅游业优势在哪里?该怎样发展?这成为大余人长期思索、探求的一个命题。
立足长远,该县相继编制完成《大余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梅关-丫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丫山景区详细规划》《牡丹亭景区详细规划》《梅关景区详细规划》等多项旅游专题规划。2014年,该县又启动了世界钨都国家矿山遗址公园规划的前期工作,并配合市旅游部门编制《赣州国家扶贫试验区规划》。
同时,大余着力整合该县旅游资源,开发包装丫山国际生态酒店、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牡丹亭景区、梅关景区、丫山创建AAAAA旅游景区、三江口景区、河洞温泉项目等15个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丫山休闲度假区项目已列入赣州市城郊休闲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子项目,丫山景区被列入《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景区建设项目,河洞温泉开发项目列入赣州市温泉旅游度假区子项目。
3
新举措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模式,该县先后引进章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打造丫山景区,东宏旅游工艺品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兴建有色金属旅游工艺品项目。该县主动向上争取各项旅游专项资金,包括“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项目建设资金、“旅游+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等。
高起点设计,大手笔投入。丫山、牡丹亭、梅关三大旅游景区和东宏旅游工艺品项目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全面完善景区旅游交通、游览、购物、环境保护等旅游基础设施。丫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入围江西省十大旅游新景区;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旧址及纪念馆项目已完成项目选址、设计方案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评审等前期工作。
近年来,该县先后举办了生态旅游文化艺术节和三届赏梅节等主题节庆活动,各景区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客源。同时,该县在杭州、深圳、湖南等地召开旅游招商推介会,邀请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旅游客源市场进一步拓宽。此外,该县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并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和支持。
4
新景象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县还注重延伸旅游产业链,使旅游产业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互促互进。重点培育了东宏锡制品有限公司、经纬钨业有限公司、南安板鸭厂等旅游企业,生产出系列锡制旅游工艺品、钨金工艺品及南安板鸭、南安烫皮等旅游纪念品和土特食品,多次在大型旅游商品展览会上获奖。
近年来,该县在余(大余)崇(崇义)线上打造了以“花卉苗木产业园”、“农民美丽家园”和“旅游公园”三园合一为主题的“余崇线新农村建设长廊”竹木村云山建设点及乡村游示范基地;在黄龙镇大龙村打造了以“农业产业园、旅游公园、美丽家园、生态工业园”四园合一为主题的大龙山乡村旅游示范点。另外,还开发了浮江乡双田村“三月三”旅游生态景点,积极打造集赏花、采摘、登山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截至目前,该县共有星级农家旅馆5家,市级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11处,市三星级农家饭馆5家。
回首过往,大余旅游实现了跨越发展的转变;展望未来,大余旅游正在华丽蜕变。崛起的大余,正以崭新的面貌,翘首迎接各地游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