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6日
南康区龙华乡双江村曾经是出了名的“后进村”,山上无树,地下无矿,没有产业支撑,人均不到五分地。自“能人治村”工程启动后,该村发生了巨大变化。龙华乡围绕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目标,把一批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让优秀党员进入村“两委”,优化村级班子结构,全力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
一个“能人”闯出一条新路
钟圣飞的身份很简单,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他的身份又不简单,他经营着家具企业,是一个小有成就的民营企业家。然而,让钟圣飞远近闻名的,并不仅仅是他的这种“双重身份”,而是他为一个村庄带来的巨变。从一个土里刨食的农民,到闯荡市场的民营企业家,再到带领村民致富的双江村党支部书记,钟圣飞的转变,带来的是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走进双江村,展现在眼前的是兴旺富足的景象:水泥路宽阔笔直,砖瓦房整齐漂亮,健身广场设施齐备,活动场所宽敞明亮,在阳光的照耀下,整个村庄显得格外宁静祥和。说起双江村的变化,村民黄照军感慨良多:“现在我们村和过去是天壤之别,以前垃圾到处都是,路也窄。在钟书记的带动下,村里有了主导产业,村民致富有项目,增收有渠道,生活有奔头。”
通过“能人治村”工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钟圣飞,了解到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发展致富产业。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全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广泛引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形成了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同时,与南康信用联社协调,为全村村民创业致富提供无需担保的3万元到15万元的创业贷款,解决村民创业致富及企业生产过程中资金紧缺问题,带领群众闯出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村民惊喜地发现,在“能人”钟圣飞的带领下,双江村经济实现了飞跃发展,村里建起了111家村办民营企业,年产值近2亿元,创利税1000万元,吸收了近千名农民“洗脚上岸”从事手工业生产。截至目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七八千元,曾经的“灰姑娘”,摇身一变成了“绿富美”。
培养更多致富带头人
农村的发展根本在人,引领赶超跨越关键要靠能人。所谓“能人治村”就是改变过去老好人治村现象,让有技术、有本事的“能人”当家,鼓励他们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发家致富。龙华乡把村里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让优秀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如今,该乡75名党员都是致富带头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龙华乡积极拓宽“能人治村”入选渠道,从本村优秀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的农民党员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主渠道”。
采取民主推荐、考察考核、民主测评的方式,严格入选程序,为村级组织注入新鲜“血液”。通过举办“能人村支书”专题培训班、开设农村党组织书记论坛等方式,着力提升能人综合素质。同时,该乡还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双述双评”活动,推行“五步台账”“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严格落实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财务监督制度,健全“能人治村”管理制度,着力建设服务型、发展型“双型”村级领导班子。
实施“能人治村”工程以来,该乡一大批年富力强、有所作为的农村实用人才走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村级各类经济组织成了各类“能人”发挥作用、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构建起了党员带动群众、群众带动产业的层级带动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