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7日
随着贸易和投资的大幅度增长,中英经济合作正在跨向一个新高度。两国在创新领域内的合作,大有作为。
在中英企业界交往中,人们常用ATM机为例来描绘两国间在创新领域的合作潜力。ATM机最早是英国人约翰·谢泼德-巴伦发明的。中国使用ATM机比英国晚20多年,但发展迅速,现在已成为全球ATM机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一个是最早发明国,一个是最大制造和使用国,实现强强联手,无疑会提升彼此竞争力。
事实上,近年来两国在创新领域的合作有了更多的成功范例。中国吉利集团收购英国著名的黑色出租车生产商锰铜控股有限公司,大连万达接手英国豪华游艇制造商圣斯克都给双方带来了巨大利益。中国资本和人员的进入使之前经营惨淡的两家英国公司迅速繁荣起来,不断提升的产能和不断扩大的市场让员工们欢欣鼓舞。这些成功范例不仅将为中英两国在创新领域的更广泛合作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也必将加深彼此间的信任,为未来的合作夯实基础。
研发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英国创新能力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分布英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研发中心是其创新能力的源泉。与英国加强在研发领域的合作无疑会提升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英方来讲,中国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能力同样重要。在创新合作方面,英国政府奉行开放政策,为两国企业在创业领域更深入的“能力建设”提供了可能。与美国不同,英国允许中国华为公司在英设立研发中心,卡梅伦首相在多个场合予以肯定,认为中英企业合作在英设立研发中心实现了双赢。
见贤思齐,是中国的古训。英国的民谚“世界所有智慧都不会集于一个脑袋”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印印相契,才能互鉴共进。面对新技术挑战,中英两国更应该携起手来,结成创新伙伴,再加一把劲,再努一把力,为中英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经济日报记者 王传宝)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