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银行产品遇冷源于不懂如何“傍世界杯”

来源:荆楚网    作者:王垚烽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7日

  相关新闻:银行“傍世界杯”产品江城遇冷

  巴西世界杯的激情赛事于6月13日凌晨正式拉开帷幕,近日记者走访了武汉光谷东湖高兴技术开发区多家银行,发现不少银行也闻风而动,借世界杯热潮纷纷推出相关产品。不过,由于吸引力不足,未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6月16日荆楚网)

  世界杯作为与奥运会齐名的当今世界体坛两大盛事之一,其商业价值、广告效应是不言而喻的。商家绞尽脑汁往世界杯上面靠,希望借此能够在经济上分得一杯羹的心态再正常不过。但是,鉴于打“世界杯牌”已成为最近这一个来月几乎所有商家的营销手法,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重围,收获消费者的青睐,若没有“一技之长”恐怕还是有难度的。

  就像武汉一些银行的“世界杯营销”,从相关报道看,其具体手法归纳起来无非是两种:一种是通过赠送包括世界杯足球、赛季球衣、纪念钥匙扣、“福来哥”靠枕及玩具公仔等“世界杯礼品”来吸储,另一种则是直接兜售各种世界杯纪念产品。说实话,面对各商家“八仙过海式”的营销奇技,想靠这两种既老套又不靠谱的方式来参与“世界杯商战”,顶多也就中国队的水平,惨淡收场并不出人意料。

  先说靠赠送“世界杯礼品”来吸储吧。平心而论,此番银行赠送的有些礼品,比如世界杯足球、赛季球衣倒是有些吸引力。但要搞清楚的是,银行的吸储对象毕竟不是未成年人,对于那些追求投资回报率的人们来说,究竟是购买基金或者理财产品划算,还是为了这么一点点蝇头小礼品,而把自己的血汗钱拱手存到银行里,坐等其每天贬值,这笔账,想必但凡有些头脑的人都能算明白。

  再谈兜售各种世界杯纪念产品这一招,如果是放在12年前,或许还管用。一来,那年恰逢中国队首次冲出亚洲、挺进世界杯,国人热情正高涨,对于相关纪念品的市场需求旺盛;二来,当时体育类纪念产品刚刚兴起,尚未泛滥,市场普遍看好其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然而世殊时异,在经过北京奥运会期间各种纪念产品泛滥成灾、收藏价值大幅趋窄的洗礼以后,如今即便是专业藏家,对于此类纪念产品的心态都已变得非常谨慎,银行所推几款产品卖不出去也在预料之中。

  当然,从好的方面来看,随着民营银行的获批,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启动,相比以往那种坐等储户上门存钱的老爷做派,如今连国有银行都放下身段,开始探索如何吸储、搞多种经营,总归可算是一种进步,它让人们看到竞争所带来的正向改变。但另一方面,对于过惯了好日子的国有银行来说,如何适应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盈利能力,毕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会的,而此次折戟“世界杯商战”相当于是交了一次学费。

  至于这学费到底有没有白交,银行业能否吃一堑、长一智,目前还真不好说,谁让“章鱼帝保罗”早早的驾鹤西去,而“熊猫预测”又被叫停了呢?

分享:

来源:荆楚网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