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4日
山东省微山县农民节俭办婚宴,“大桌饭”改成了“自助餐”,形式新颖、宾主尽欢;重庆市尖山镇的红白喜事受托人变身“节俭总管”,帮助主人节俭办席,减少人情负担。这些群众自发兴起的新点子、新创意,节约花销、减少浪费,既顾全了“面子”,也兜得住“里子”,深受当地百姓欢迎。这也说明,要在全社会营造节俭节约的风尚,潜移默化、移风易俗十分必要。
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提高,社会上铺张浪费风气有越来越浓的倾向。婚丧嫁娶讲排场、比阔气,过生日、搞庆典炫富斗富亦时有发生,结果是置办酒席越来越大,人情往来日益加重。很多人“面子”丢不得、“里子”要不起,只好“打肿脸充胖子”,甚至有人家为办一场酒席,得勒紧裤腰带过上小半年。其实,大家都知道节俭的好处,但当大操大办在一些地方形成习惯,碍于面子,改变就十分困难。对此,不仅要大力引导营造新风,更需循序渐进打破旧俗。
打破旧俗,党员干部要带头。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干部就在群众身边,一言一行群众看得见。党员干部率先转变、厉行节约,就会鼓励更多群众效仿,旧习俗的坚冰就会被一点点融化。树立新风,亦需各行各业一齐发力。婚庆、殡葬、餐饮、公关等行业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如何既尊重乡风民俗,又践行节俭节约,需要这些行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微山县的节俭婚宴和尖山镇的“节俭总管”就是生动鲜活的好例子。
铺张浪费不仅白白消耗物质财富,更会败坏社会风气、腐蚀民族精神。我们都应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红事新办、白事简办,爱物知恩、移风易俗,把节俭节约的新风真正树立起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