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何勇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5日
近日,四川省资阳市多个乡村的村民在网上投诉所在村“向死人收公路款”,有的标准与活人一致,有的则为活人缴款的一半。有村干部解释,“死人缴钱”是对“按每户确权土地人口缴钱”的误解,但也有乡镇承认,筹款方案不合理,会及时改进。(6月23日《南方都市报》)
按照常理,修路受益的是活人,而不是死人,修路向死人筹集修路款显然很荒唐。所以,看到四川有农村出现向死人收修路款的新闻,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村干部无法无天,太腐败了,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但是,笔者以为,放在我国农村地区,向死人收修路款看似荒唐,但未必不公平、不合理,公众不能简单地按照城市逻辑理解农村问题。
根据我国农村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设计,农村家庭添丁不分新的承包地,人死了也不回收已有的承包地,用俗语说就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这意味着在土地上的受益方面,农村的“死人”可能比活人受益多,比如活人不见得能够享受种粮等各种补贴,但“死人”只要有地就有可能享受种粮等各种补贴。所以,在筹集村庄修路款的标准上,只要有承包地的人口就收修路款很公平,向有承包地的“死人”收修路款就不能说不合理,因为“死人”也是受益者。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