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李英锋:排污权交易须夯实地基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6日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东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经过多年研究酝酿,已正式启动试点。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将使企业在利益驱动下,珍惜有限的排污权,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使企业成本真实反映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达到防治污染的目的。然而,要使理论设计转化为实际效果,还必须夯实三层“地基”。

  其一,法律“地基”。排污权是否是一种商品,能否成为一种用益物权,能否进行交易,法律上没有给予明确认定。《环境保护法》没有明确环境是一种资源,也没有提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概念。由于缺乏法律定位和支撑,排污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底气有些不足,这也是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至今尚未在国内广泛推行的主要原因。显然,要使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成为一项全国通行的有效制度,先要打好法律基础。

  其二,排污权初始分配“地基”。政府排污权“销售”部门必须科学准确地评估确认每一个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总量,以及每一家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总量,使总量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预期,并杜绝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等现象,堵住为一些企业乱开口子、乱增污染排放总量的漏洞,为排污权使用和交易打下一个公平的基础。

  其三,监管“地基”。在确定了企业的污染排放总量之后,环保跟踪监测、监管必须跟上,对企业污染排放的统计必须全面、科学、准确,也就是说,必须用监管手段保证企业的实际污染排放量与获得的污染排放总量配额相符。对于偷排污染物超过总量配额的企业,要给予严格处罚,使其付出高额成本。这样,排污权的使用和交易制度才有意义。如果监管不到位,管不住污染偷排,那么,排污权的使用和交易制度就会被架空,就没有企业珍惜排污权,更没有企业购买排放权。(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英锋)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