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马克·埃斯波西托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1日
随着托马斯·皮克提争议之作《二十一世纪资本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登上各大畅销书榜,收入不平等——这一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在加剧——再一次吸引了全球注意力。围绕这一主题的争论涵盖了这一趋势的许多后果,包括社会凝聚力下降、贫民窟增加、劳动剥削和中产阶级江河日下。但有一个效应得到的注意相对较少,即年轻人失业和就业不足。
自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全世界年轻人失业率纷纷飙升。在发达国家,18%的16-24岁人口没有工作。德国的年轻人失业率保持在9%的相对较低水平,但美国达到了16%,英国为20%,西班牙和希腊超过了50%。中东和北非也存在极高的年轻人失业率,据估计分别达到了28%和24%。相反,东亚只有10%的年轻人没有工作,南非为9%。
决策者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相对来说可谓毫无作为。如今,世界面临着国际劳工组织所谓的“失去的一代”,预计2018年全球年轻人失业率将达13%。
这一趋势的原因并不简单。比如,中国大学生就业率低的根源在于制造业主导经济,而制造业工人中的高中生数量远大于大学生。
年轻人失业也源自市场错配。一份对九个欧盟国家的最新调查显示,72%的受访教育者认为新毕业生能符合未来雇主的要求,但只有43%的雇主认为求职者拥有所需技能。
但是,不管导致年轻人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为何,收入不平等毫无疑问加剧了这一问题。简言之,许多工作岗位——特别是最诱人的岗位——几乎只对拥有财富背景的年轻人开放。比如,在英国只有7%的孩子就读于私立学校,但该国约一半的公司高管和三分之二的博士出身于私立教育。这一趋势预计还将持续下去,下一代博士最有可能出身于最富裕的20%的家庭。
这一局面背后可能原因复杂。地位最高的职位要求最高水平的教育背景,而这需要钱。此外,许多实习机会(最诱人职位往往要求先实习)是无薪的,这意味着得不到家庭支持的毕业生无法从事这些实习工作。
但钱不是唯一的要求。在许多情形中,热门工作和实习,甚至顶尖教育机构的入学机会都极大地偏袒于雇主的社交或职业关系户。你认识谁比你知道什么更能决定你的工作,这意味着父母人脉深厚的年轻人拥有显而易见的优势。
存在固有偏见的招聘和雇用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不平等性。尽管公司理论上也承认让来自各种不同背景的人才一起工作的价值,但总是倾向于雇用技能、经验和资质类似的求职者。即使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不同的求职者赢得与雇主面对面的机会,也必须克服雇用他们面临更高风险的观念。
学业成绩是招聘中最看重的因素,这一事实让结果更加倾斜。有机会接受私立教育的人更有可能进入名牌大学。少数出身贫穷而仍能进入顶尖大学并获得奖学金的人通常成绩较差,特别是在入学初期,因为他们的基础更加薄弱。
由于财务状况成为机会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对贫穷背景出身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利,这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除非所有年轻人都获得改善其社会和经济地位的合理机会,否则贫富差距将继续扩大,并造成日益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
好消息是解决年轻人失业问题的努力将降低收入不平等性,反之亦然。由此产生的社会将更稳定、更团结、更繁荣。这一结果对所有人都好,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
(马克·埃斯波西托是哈佛大学拓展学院教员。本文版权属于Project Syndicate)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