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制”出新气象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4日

    注册率最高的是龙南,进资率最高的是龙南,投产率最高的是龙南……笔者近日获悉,2013年,我市举办的7场重大招商活动中,龙南县有6个签约项目,目前均已全部注册和进资,并已有一半项目投产,无论注册率、进资率,还是投产率,在全市均属最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龙南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摸索建立起一整套可行的精选、推进及退出机制,提高了项目的签约率、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招商引资工作呈现新气象。今年1月至6月,龙南县共引进项目35个,引进资金49.5亿元,同比增长19.7%。

    事先精选:把准关口好中选优

    今年上半年,龙南县在谈项目62个,其中七成以上已有了明确的投资意向。“目前掌握的项目信息很多,但是我们会把准关口,好中选优,引进优质项目,使项目对龙南经济发展具有带动力。”龙南县商务局局长赖子安如是说。

    龙南县专门建立了一个在谈和储备项目信息库,并及时更新项目信息内容,做好信息研判。然后精选出重点项目进行跟踪、调度,了解项目存在的问题,提请县领导走访推进,促使项目洽谈成功。

    龙南县适时调整招商引资政策,认真做好择商选资工作:目光主要瞄准珠三角地区,以稀土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轻工、食品药品四大产业和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紧盯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和大型民企。该县组织了15支招商队伍,针对投资强度高、产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四高”项目,开展组团招商、产业招商和专业招商。

    同时,龙南县严把项目准入关,健全完善项目准入与用地评审机制。所有的招商项目,均需经过实地考察、征求意见、召开项目评审会等“关卡”。对通过了会审的项目,则及时跟进,尽快促成签约、落地,提高了招商引资项目的质量。今年上半年,龙南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亿元以上就有8个。

    加快推进:“引进来”“送一程”

    盛夏时节,走进龙南富康工业园的新能锆业公司,一股生产热潮与当下季节的气候相契合。这个企业,去年就生产出了中国民营企业第一块核级锆锭。“我们公司从进来到现在,一直得到了县里的热情服务。”企业负责人说。新能锆业项目在建设中,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签约、审批、建厂和试产,创造了项目落地的“龙南速度”。

    新能锆业的事例,是龙南县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一个生动体现。在招商引资工作过程中,该县“引进来”“送一程”,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新引进的骏亚电子,在开工建设的半年时间后,设备就进入厂房调试,今年8月将实现全面投产运行。龙南县商务局干部经常深入工地,第一时间和业主单位沟通交流,召开工作调度会,对遇到的问题当天解决。

    对已签约的项目,龙南制定了倒排工期表;对责任单位,也制定了推进时限表,对项目立项、管线搬迁、办理验收等服务内容、办理时限则具体到了天数。该县印发了项目建设服务手册,里面注明了立项、环评、土地出让等相关事务流程,让责任单位熟悉项目推进的工作流程,提高项目前期的工作效率。该县还定期或不定期调度项目进展,并建立了一窗口受理制、提前介入制、并联审批制,为引进项目提供贴心服务,确保项目尽快完成用地审批、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退出:对“趴窝不下蛋”说不

    某些引进项目,因为资金、市场变化等,而无法履行合同,最终“趴窝不下蛋”。面对千辛万苦引进来的项目,却占据土地没有开工、投产,作为地方政府,应该如何应对?

    龙南县不仅有完善的项目推进机制,同样也建立了有效的项目退出机制。在签订合同时,该县就对这方面有了明确规定。按照约定期限,若3个月未开工或6个月未竣工的项目,造成土地闲置,当地有权收回全部或部分用地,以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有了退出机制,相应的也会有替补机制。某个项目退出后,我们会安排一个同类的项目进去。这就像一个球队,有队员退出了,就会有人替补上来。”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一名干部形象地说。

    龙南县的这种退出、替补机制,破解了招商引资中的一个难题。曾经有一家引进的电子信息企业,就是因为自身的资金问题,未在规定时间完成项目进度。在这种情况下,龙南找到投资方进行沟通,协商让出土地,并承诺以后再到当地投资,将保证另行安排地块。

    该企业退出后,适逢龙南签约引进了投资12亿元的骏亚电子,于是就把该项目替补进去。目前,骏亚电子的建设进展顺利。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胜雄 叶晶晨 廖朗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