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赣江源头的绿色法则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3日

 

绿意盎然的赣江源头山林。

  巍巍武夷峰峦叠翠,千里赣江奔腾不息。有着“中国靓丽莲乡”美誉的石城县,坐落在赣江源头的青山绿水之中。7月18日,笔者走进该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这里林海绵延,古木参天,清流飞瀑,美景天成,这里是动物的王国、植物的天堂,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

  近年来,石城县迈出“绿色崛起”步伐,以发散性工作思路,在林业改革、保护和发展特色林下经济方面倾资倾力,成功入围“全国首届生态宜居城市(县城)”,荣膺“2013中国绿色竞争力十强县”,入选“2014中国深呼吸小城百佳”等,成为一颗在赣南大地上熠熠生辉的绿宝石。

  突出林业改革 激发现代林业活力

  “针对以前林业发展中出现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益不高等问题,我们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增强林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不断提升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石城县林业局副局长黄顺福说。该县以林业规模经营、林权制度配套、国有林场三个方面为改革的着力点,激发出现代林业的勃勃生机。

  据了解,石城县积极鼓励和引导林农将林改分到的林地进行整合,以入股经营、联合(合作)经营、企业(大户)流转经营等形式,发展林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林业规模经营,并不断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和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该县在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发挥村民的自治作用,促进林地流转,通过制定限期绿化造林和低产林改造的乡规民约,督促农户开发利用分户的山林。对既不愿流转给他人经营,自己又不进行开发利用(如荒山造林、低产林改造等)的,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林地所有权人和发包方,可以要求承包方交回责任山,然后通过公开招标等形式重新发包给有能力、有积极性的人开发利用;积极采取“垫、盘、招、借、抵、分、争、补”等措施,努力盘活经营性资产,化解林场债务;大力发展高效林业、特色林业,努力按照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创新林场的经营模式,使之成为园林性生态产业、生态化建设示范基地。

  抓好资源管护 确保林业生态安全

  “以前,在春耕和秋收时节,县里经常出现火烧山的现象,不仅污染了环境,也对资源造成破坏。现在县里加大林地保护管理后,森林火灾发生率基本控制在每10万公顷5次以内,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率达90%以上。”石城县森林公安局防火办主任邓联福说。

  石城县按照增加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的要求,全力推进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出台《石城县木材生产和运输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森林公安、林政稽查、木材检查站的职能作用,开展林业严打专项行动,查处乱砍滥伐、乱占林地、无证运输等各类涉林案件,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和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力度。今年1月至6月,该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灾率控制在3.1‰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90%以上,测报准确率达88%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实现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在5次/10万公顷以内;森林火灾受害率0.5‰以内;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率达90%以上。

  此外,石城县还大力抓好山林纠纷调处。建立和完善林权纠纷调处网络和机构,推进林权纠纷调处网络向镇村一级延伸;加强林权纠纷调处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山林权属争议联防、联调工作;进一步加大山林权属清理排查和调处力度,重点抓好跨乡镇区域、容易引起矛盾激化、影响林业发展争议案件的调处,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发展特色林业 加快兴林富民步伐

  笔者走进石城县珠坑乡塘台村,只见墨绿色的油茶林连成片,姹紫嫣红的花卉苗木基地成为沿途的靓丽风景。正在山上给油茶施肥的农户张清水乐呵呵地说:“在山上种油茶,不仅让山头绿了,我们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收入是以前的两倍呢!”

  据了解,石城县充分利用国家油茶产业扶持政策,引进10家油茶加工龙头企业,探索“林地入股、保底分红、专业承包、就地就业”模式,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建设高产油茶基地5万亩;又制定优惠政策,打造千亩花卉苗木示范基地乡镇,大力改造低产竹林等,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科学制定全县林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推动进“林禽、林药、林果、林菜、林菌”的发展;充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农家乐”产业,激发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断拓宽林业发展新领域、林农致富新空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此外,石城县还进一步完善林业人才引进、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加大人才教育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结构,健全林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狠抓高优示范基地的建设与推广。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方圆 温礼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